徐卫兴:最是细雨润花枝
(上图中书法为作者手书)
窗外,细雨朦胧,绿叶丛中的月季花蕊,点缀着些如脂的水珠,显得更加晶莹透晰。我凝视着窗外密密的雨花,猛然回首,不知不觉,加入暨阳已经十五个年头了。
缘份已定须终结
其实早在十五年前,我与暨阳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暨阳,有我青年阶段同吃同住同玩同工作的“四同”“青春期的朋友”赵玉宏老师;有曾经常秉烛夜谈,煮酒论天下英雄的袁久同老师。更有当时在暨阳任教的徐月珍老师,她是我的老学长,也是我师长的同学。知道我来到张家港的偏远农村后,她对我关心有加:只要是化学教研活动碰头,都要仔细询问我在学校的教学、生活状况。我现在依然记得她那慈祥温柔的声音。
作者与赵玉宏老师共游青岛合影
老友袁久同老师
记得是个深秋的上午,天有些凉,学校墙缝内青中带黄的小芦苇在风中瑟瑟发抖。我正在办公室里备课,突然同校的陆士标老师走进来说:“卫兴,你看谁来了?”抬头一看,带着慈祥笑容的徐师长走进了办公室。那天是她履新市教研室化学教研员的第二天,她请了朋友开车送她到全市各个学校,调研了解各校化学教学的具体情况,第一站就是我所在的最偏远的农场中学。她与我聊了很久,详细了解了我校的学生情况、教学进度、练习参考和教学困惑,并对我一个人在高中段的教学工作表示了肯定和支持。在送她回市区快上车时,她认真的对我说:“现在是教师工作最艰苦的时候,农村中学尤其如此,有些东西我们没法去改变,但我们不能放弃努力,相信总会有雨过天晴的一天。”听到她的真诚话语,抬头间,我感觉到校门口教师们住的草房顶上的茅草都金光闪亮,格外温暖。徐老师的指导,使得年轻的我,充满了对化学工作的热情与渴望,这促使我一直奋战在高中化学第一线。从此以后,暨阳的化学组给予我的总是徐师长的印象:热忱、友善、温和、睿智。
暨阳化学组全家福
从最偏远的农村来到市中心的城镇,当走进暨阳化学组这个大家庭时,我已近不惑之年。虽说有些社会经验,但毕竟一直处于象牙塔中最角落里的我,面对新的环境新的要求,还是有些惴惴不安。我首先认识的是当时还在暨阳的张爱萍老师,陆香老师和肖剑君老师,他们热情友好,详细的向我介绍了暨阳化学组的成员,暨阳学生的学习特点,暨阳老师的教学特征,暨阳的一些文化传承和管理要求。这使我很快的融入了暨阳化学组,成为与化学组荣辱与共、休戚相关的一员。我与同仁为友,吸取他们的教学经验,学习他们的教学理念,优化自已的教学能力,从而完全适应了暨阳现代教学的发展节奏。
朴实较真更善良
大凡不同学科的老师,其行为习惯都会打上学科的特征印记:语文教师的浪漫情怀、英语教师的西洋风范、历史教师的谈古论今….而我们化学教师,最擅长于操作实验、全面观察、细致分析、探究规律、验证设想。比如高一化学中的一个著名实验:《钠与水的反应》。我们的化学老师往往要从金属钠的保存、取用、颜色、切割、在水中的沉浮、运动、声音、大小变化、产物检测等等全方位的细致的观察,进行对比和逻辑分析,得出钠与水反应的变化本质,在此基础上,还会设置出各种极致的装置和方法,验证反应的有关定性定量问题。所以,化学老师大多比较朴实、较真、诚恳、细致。教学风格甚至于连穿着都显得比较稳重,就如我和暨阳化学组的同仁们一般。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行动派永远在行动”。
学生在实验室认真做实验
大约是2005届毕业的学生,当时学生学力分三个层次。我教镇招班17班和重点班8班,刚刚工作的徐春芬老师教的是重点班4班,是重点班中唯一的物化班。实验班1班有一位高姓的学生,长得瘦瘦长长的,成绩很不错。那时我们经常发现他捂着肚子到办公室来,陈玲芬老师是他的任课老师,便问他怎么回事。他总是说没吃午饭,胃疼。陈玲芬老师了解情况,得知这位学生的胃怕寒,中午吃饭去排队,总抢不过人家,冷的食物吃下不行,就经常不去吃饭。当时徐春芬老师刚刚工作,住在宿舍里,就与陈玲芬老师一起,帮他到教师餐厅打饭买菜,在宿舍热好,等他下课时给他吃。整个秋冬季的中午饭,无论是寒风刺面的深秋,还是雪花飘舞的冬日,从不间断。
美丽踏实善良的徐春芬老师
这件事给我印象太深了。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做几件好事也不难,但连续不断的做几个月的好事,还是为了一个不相干的人,我自问做不到,但春芬老师做到了。我问过春芬,她总是说,在她成长的阶段,总有好心人相助,她也愿意为他人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这件事只有我们办公室的老师知道,我们也从不对外提起。这就是化学老师,善良朴实的化学老师。
最行动派的代表是何建平老师。何老师从不多话,但我们化学组的同事知道,练习讲义不多了,放心,何老师肯定已经准备好了;每次晚上值班,他总是叫几个学生到讲台前,不是默写方程式,就是订正作业;快要考化学了,结束了前场考试的学生,回到教室,总会在黑板上见到他提前为学生准备好的重要知识点,让学生坐下来就能复习…..
最认真的何建平老师
奇语怪招格外亲
到暨阳后,由于总是担任班主任,我常常为了学生管理而忽略学科交流,对化学组老师们的闪光点,其实我并不全部了解。不过千万不要以为他们都是古板严肃的,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化学兴趣,化学组的老师们总是想出各种招式。每次想来,倍觉有趣,在此列举一二片段。“考试了,不要叫我人名,要叫阿灵”这是陈玲芬老师的口头禅。同事们和学生一样,都喜欢叫她陈阿玲。
永远都是整洁友善的美女老师陈玲芬
“化学叫化学,不叫化理,所以我们化学不象物理那样用几个公式解决问题,我们可以找规律,最需要的是记,还要背……”这是倪筱燕老师对化学的总结,温柔美丽的倪筱燕,恰如其人的起了一个微信网名“燕语轻轻”。
温柔美丽冷静条理语言清晰的倪筱燕老师
沈吴老师最喜欢和学生做实验,每次实验,全教室都充满了欢乐的笑声,哪怕做过很多次的实验他每次都小心翼翼地操作, 看着他谨慎的样儿,学生在欢乐中体味着化学的严谨。
严谨踏实仔细认真的沈吴老师
“勇哥,我…”
办公室来了两位女生,一个高点,一个瘦点。听见学生亲切的声音,那一定是陈勇老师的老学生。虽说这两人已不再学化学,但她俩仍经常来找陈老师谈谈。陈老师是办公室里最乐观的人,也是一个段子高手,更是学生的开心果。“氧化还原反应,就象一男一女要结成夫妻一样,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学生大笑,原来如此。“勇哥的化学课,永不寂寞”。学生如是说。
陈勇老师(左一)与作者一起接受学生的献花
“什么?这是真的吗?””杨磊老师常常如是说。其实她并没听明白别人说什么,因为她正在批学生的默写。专心到这种程度,也只有她。上课总要提前去候课,讲义总要先做一遍,还要与其他老师核对一下,如此认真的人,只有她,别无分号。
“今天先讲…再讲…最后讲….”轻声慢语,条理清晰,这是耿文英老师声音。她总是那般不急不躁,耐心可见一斑。
杨磊、耿文英、陈勇和作者偷闲小憩在常熟尚湖
“变一下,再变一下条件,下面怎么做?”这是曹乃波老师在讲高三习题。学生在做题时口中也不时说,“变一下,再变一下。”有意思。
“同学们,现在将碳与氧两个字齐读一下,读快一点,再快一点,读得越快越好。对了,合起来,就叫做‘羰!’”。这是肖剑君老师的有机课,看他一本正经的讲述“羰”字的由来,特有文学人的范儿。
帅哥曹乃波,化学组的最高首长(教研组长)
“昨天一件轰动世界,打破中国历史记录的事!大家知道吗?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我们已经等得太久太久了。”“从本质上说,屠呦呦是一位有机化学家….”这是化学组的科技达人司忠在上有机化学课,他最喜欢在化学课上将化学与新科技、社会、人文联系在一起,和学生一起畅游科学知识的大海。
“小胖子,你不要白相足球了,要白相我们下课一起到场地上练练,看我不干趴你。”司忠老师的土话引起全班轰堂大笑,精神一振,毕业了十年的小胖子前几天还在办公室里说起此事。
司忠老师,要做天下第一人的人
窗外的细雨,慢慢地停了下来,冬青树更绿了,小茶花更艳了,路边的小草,仿佛要欢快的跳起来,教学楼的半池水,涨了些,荷叶碧莹莹的。多好的细雨,多美的细雨,我不觉痴了,想起了杜甫的诗: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作者最喜欢的一张与学生的合影
钱永琴老师正在上课,与学生一起做实验
放下严肃的外表,秀一下我们老师的童心
作者简介:
徐卫兴,1987年毕业于苏州大学化学系,2002年秋调入暨阳高中任教至今。爱静少动,喜好看书,偶尔笔耕;擅长与学生交流,执着于对学生的教育,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作为永远的工作理念。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