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自然地理实验教学研究——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为例
学校编号一
全日制及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
硕士学位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自然地理实验教学研究
——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为例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curriculum, teaching researchon physical geography experiment of high school introducedas an example about geography of high school
赵蓓
中文摘要
地理实验是一种直观性、操作性以及探究性都很强的教学活动。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越来越重视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地理实验的实施不仅适应新课程背景下“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求,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个性发展。同时,地理实验也是教师专业发展与初高中地理技能知识衔接的需要。本文主要釆用文献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对高中自然地理实验教学进行研究。本文在分析了高一地理实验教学的功能,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地理必修一教材内容以及地理实验教学操作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高中自然地理实验的教学策略。主要包括:演示模拟类地理实验的教学策略、模型制作类地理实验的教学策略、观察调研
类地理实验的教学策略。旨在为高中自然地理实验教学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新课程,髙中自然地理,实验教学,策略
Abstract
Geographic experiment is a kind of objective, practical and exploratory teaching
activ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urriculum reform, students abilities are cultivated witti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On tiie one hand, geographic experiment adapts to the requirement
of the "change the way of the student learning". On the other hand, it also can give full play to
the subjective initiative of students and promote students1 comprehensive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the geographical experiment is good for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bridging the need for skills and knowledge in geography of high school.
This paper mainly adopts tiie documentary the method, experience method, action research
method to study the physical geography experiment of high school.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function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 geography of high
school and required a textbook in geography published by people''s education and the
principle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 geography, I propose a view aimed experimental
teaching strategies in natural geography. Mainly points: simulated experimental teaching
strategies in geography, model making experimental teaching strategies in geography and
observable research experimental teaching strategies in geography. Aimed to provide
beneficial reference on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 natural geography.
Keywords: The new curriculum, physical geography of high school,experiment teaching,
strategies
中文文摘
杜威曾说:“我们建构的教育应能通过做事充分调动儿童天生的主动倾向,同时务
必使这种做事要求儿童进行观察,获取知识,运用丰富的想象。这才是促进社会进步所
需要的教育。”在这句话中所谓的“做事”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各种活动充分的调动学
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活动中去观察、摸索,自己去“找出”知识和原理,更加侧重的是
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育才是社会所需要的教育。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和新课程
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强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方式的改变。地理实验注重地理
事像的发生发展过程,注重学生的参与、探究,有利于学生的过程性学习,适应新的课
程观和教学观的要求,是很好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本文是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力教学理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通
过文献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分析了地理实验教学的发展状况,并提出了针对高
中自然地理实验教学的实施策略。希望对实际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文章总共分为四
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明了文章所研究课题的背景、意义以及文献综述。在新课
程改革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地理实验教学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碍地理
实验教学法的实施。地理实验教学对地理教师而言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法,研究地理实验
教学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这部分还重点论述了国内与国外地理实验教学的发展现状,
并提出了笔者的一些看法。同时文章在这部分论述了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首先,文章对地理实验相关的概念做了界定,以
便更加明确研究的对象。文章主要借鉴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力教学理论、建构
主义教学理论三种主要的理论,研究对象主要是在这三种理论的指导下进行。
第三部分为高一自然地理实验教材实施策略研究。这部分是文章的主体,主要分析
了地理实验教学的功能,具体阐明了髙一阶段运用地理实验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
地理课程的兴趣,加深对晦涩地理知识的理解,利于初高中地理知识的衔接,改变学生
的学习行为方式,整合学生的多种能力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等功能;在对高中
地理课程标准分析的基础上,从实验的数量、科学性、内容三个方面,指出人民教育出
版社编制的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材中存在地理实验活动的数量偏少、科学性不足、实验内
容简单的不足,同时整合了教材中可以涉及地理实验教学的内容,这也是本文的一个创
新点;强调在进行地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遵守的原则:科学合理、教育性强,操作规
范、利于探究,提高效率、实现效益,注意安全、操作谨慎。基于以上的研究,笔者首
先设计了自然地理实验教学的过程,再对高中自然地理实验教学的内容进行了策略分
析。主要分为演示模拟类地理实验教学策略、模型制作类地理实验教学策略以及观察调
研类地理实验教学策略。不同的策略适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培养学生不同的技能,
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加深学生的知识的理解。但是,每一种地理实验教学策略都有不
足之处,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教学智慧,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特点选择适合本班的地理实
验教学策略。
V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部分为结论。主要是重申本文的论点和研究意义,指出了文章存在的创新之处: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地理教材的实验内容做了细化和补充。同时,指出文章的不足之
处,以便为一线教师提供借鉴。
绪论
1绪论
1.1选题背景
1.1.1新课程改革发展的时代背景
时代的变迁促使人们对教育进行再思考。在工业革命时期,学校教育致力于把受教
育者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益的劳动者和生产者,随着知识经济概念的提出和“信息爆炸”
时代的到来,这种教育模式的弊端不断的显现。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思考如何培养未来
公民的基本素养,如何实现人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如何利用科学的价值观对科
学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以及如何培养新时代公民终身学习能力等一系列的问题。在这样
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幵始反思本国的教育课程和理念,纷纷进行了基于本国实际的课
程改革。在这次的课程改革中,各国都表现出了很多的相似之处:改变人才的培养模式、
重视受教育者的终身发展、改变受教育者的学习方式、重视受教育者能力的发展,改革
原有的教育评价方式等。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公民对教育的层次、质量,教育体系公平性要求等方面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原有的应试教育模式的弊端不断凸显,我国的教育专家和学者
提出了具有全体性、基础性、发展性、全面性特点的素质教育。为了更好的落实素质教
育的培养目标,我国便开始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主要是改革学生者的学习
行为方式,强调学习者学习情境的创设,以促进学习者的发展为中心,同时强调教材的
工具性,提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创造,在《义务教育地
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对“地理实验”都提出
了不同程度的要求。地理实验教学的特点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相契合,这为地理实验教
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1.1.2我国当前中学地理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现行的地理实验教学无法体现素质教育的根本精神。
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们党要求“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
这个大背景下,教育界的思想活跃起来。改革开放以后,一些教育学者和专家从国外带
来了许多新的思想,了解了很多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在这些先进理念和经验的启
发下,许多学者开始讨论研究怎样借鉴国外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来改革我国的教育。
加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素质教育呼之欲出。
最终在我国80年代中期素质教育被提出,并在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在社会及教育
界得到确立。素质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为学生的终身、
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同时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
现行的地理实验教学,从数量上来讲,多选择教材中现有的实验,数量少,不能满足
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从内容上来讲,多为抽象的地理知识,如洋流、三圈环流等。对
这类认知性知识进行实验教学,可以使抽象的地理知识形象具体化,但对生活中的地理
1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知识较少关注。从形式上来讲,多为教师的演示实验,很多教师出于教学时间安排和学
生安全的考虑,多采用教师在课堂上演示,学生只是整个实验的“观看者”,不经历亲
身探究和体验的过程。这些都有悼于素质教育的根本精神,更不能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
本要求。
其次,教师缺乏必要的地理实验教学技能。
各大师范类高校承担着培养我国未来教师的重任,但在各大师范类高校开设科目中
可以看出较少涉及地理实验这一课程,这使得这些师范生动手操作能力普遍偏弱,不具
备进行地理实验教学的基本素养。
对于多年从事地理教学的老教师来讲,他们已经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的观
念和教学的行为固化,对新课程的变化比较迟钝,对新事物、新情况不能做出及时的反
应。同时,有些地理实验很多要涉及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的内容,这对老教师来讲
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再次,校方对地理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
社会评价学校的标准很多还是以高考成绩为准的,虽然新课程改革己经进行了十年
之久,但是应试教育依然存在。地理实验内容只是在部分省的高考试卷中涉及,且所设
计的地理实验试题是可以根据地理原理推理出。校方多是“考什么就教什么”,学生只
能“教什么就学什么”。在这种情况下,地理实验便被漠视了。
地理,这一科目在高中普遍被视为“文科”。文科留给人们的印象就是要进行大量
的阅读和背诵以及反复的记忆便可以考得高分,这往往使得学校的管理者忽视地理实验
的开展。此外,许多学校缺乏充足的资金,无法配置地理实验教学器材,更不要说成立
专业的地理实验室。这些实际情况都不利于地理实验教学的发展。
最后,地理科目在地理课程的设置上稍显“逾她”。
高一学生还没有进行分科,学生要学习数学、语文、英语、政治、历史、地理、化
学、生物、物理等科目。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学习任务重,学生很容易产生偏科的倾向。
特别是很多学生过早的把自己定位为“理科生”便会不重视对地理的学习。在学校的课
程设置上,很多学校每个星期开设两节地理课,正常的地理知识的教学时间勉强得到满
足,幵设地理实验便成为奢望。
1. 1. 3地理课程与地理实验教学
高一地理课程主要讲述的是最基本的自然地理知识和人文地理知识。特别是自然地
理部分,很多的内容比较抽象,不易理解。自然地理知识多涉及较大的时空尺度,学生
理解起来较为吃力,特别是一些地理事象的发生发展过程,要全面深刻的理解这方面的
知识,必须借助于地理实验教学。人文地理知识在教材中所设计的地理实验内容相较自
然地理内容少,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内容标准中所给出的活动建议,
只有“模拟设计某地区交通运输线路和站点的布局方案,简述设计理由。”可以勉强设
计人文实验。加之,很多的地理教师对人文地理知识的处理上多采取陈旧的教学模式,
往往忽视人文地理实验教学。就人文地理实验本身而言,教师通过地理实验进行教学,
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人文地理事象的理解,提升学生的能力,还可以丰富地理地理课程
2
绪论
资源⑴。运用地理实验进行教学大有禅益。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地理教师在教授高中地理课程釆用地理实验教学法是必不可
少的。必须运用地理实验对高中地理课程进行整合和再创造,让学生通过亲身的参与感
知地理事象,并在这一过程中掌握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地理这门学科,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就其自然科学的性质而言,地理
与化学、物理、生物学科一样,都具有实验操作的要求,需要在地理实验操作的过程中
学习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
首先,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纲领性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具体提出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大目标,其中明确要求“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
去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
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
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
与合作的能力。⑵,,
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提出了 “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
要” “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的课程基本理念。在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中提出“学
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
地理数据的技能。「3]”这些教育思想和理念都是可以通过地理实验这种教学的方式,呈
现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实现从教育思想到教育实践的转变。同时,新的课程观和教学
观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些新课程背景下理念的提出都
把地理实验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其次,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
新的地理教育观认为,学习地理知识是一个终身的过程。高中地理教育应以学生发
展为本,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和能力,这是国际高中地理教育的共同趋势[4]。
在初中地理的基础上,高中地理课程要继续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与技能。高中
学生通过高中地理的学习,既可以获得更加丰富多彩的陈述性、原理性的地理知识,又
能够进一步掌握观察观测技能、实验制作技能以及有关地理图表分析填绘的技能。这些
知识技能,便于沟通横向学科领域,促进相邻学科的学习,是学生正在构建的现代科学
文化基础知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为学生深入学习地理和其他学科奠定了基础。
地理被称为文科中的“理科”,地理实验更是可以体现这一特点,地理实验的设置可以
弥补学生在重理解、记忆的文科学习中操作能力的培养。
地理教学中所培养的能力包括智能和技能。其中,智能包括观察能力、想象能力、
思维能力、记忆能力、空间能力。技能包括:图像技能、计算技能、实验技能、实习技
能⑸。虽然地理实验属于实验技能,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思维能力、空间能力等。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进行观察、思考,“悟”出地理知识
3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真谛,可以达到自觉学习的心理状态。实验操作能使学生获得鲜明的知觉形象,加深
理解和掌握有关的自然知识。在实验过程中,无形中就培养了学生一种严谨、认真、执
着的科学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在实验中养成这种科学态度,相信对待生活也是如此。
良好的科学素养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的发展。
2005年,广东(课程改革的试点省)地理髙考试题中出现了实验的内容,2007年
上海、海南、天津高考试卷以及2009年江苏高考试卷中都涉及了地理实验的内容。从
另一个角度说明,地理实验技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地理实验的地位在增强。
再次,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一名优秀的地理教师应具备十大教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理
论于地理教学实践的能力,选择、运用和制作地理直观教具的能力,运用地图进行教学
的能力,速绘、设计和运用地理略图、板画及各种常见地理图表的能力,优选和运用地
理教学方法的能力,分析组织地理教材的能力,设计和调控地理教学过程的能力,指导
学生进行地理实践活动的能力以及进行地理教学研究的能力L6]。运用地理实验教学可以
综合的发挥地理教师的各种能力,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地理教师是幵展地理实验教学的引导者和实践者。地理教师只有主动提升自己的科
学素养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除此之外,地理教师还要注重提升教具的
制作、演示,地理事象的观察、观测等进行地理实验教学所必备的技能。适时更新实验
教学观念,将“以学生的全面、个性发展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逐步渗透于具体的实验
教学之中,注重学生的实践感知,灵活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活跃课堂气氛。同时,有
效的地理实验教学,还需要对教学资源不断的开发、利用。教师必须建立起幵放的教学
课程观和资源观,更新、提升、优化教学资源。这些既是开展地理实验教学的需要,也
有利于地理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
最后,初高中地理技能知识衔接的需要。
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增加了对“地理实验”技能的要求,
特别强调对学生地理实践操作内力的培养。初中地理实验具有趣味性,如用海绵制作等
高线地形模型的实验。但是,在初中阶段很多省市地理课程并不是中考必考的科目,地
理科目被当成“副科”对待,地理实验技能的要求便被弱化。即使学校开设了地理实验,
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初中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往往多凭好奇心,学习的主动性不
强,自主探究的能力较差)缺乏进一步探究实验知识的能力。升入高中以后,由于升入
高中后的初中毕业生所掌握的地理实验知识和技能与高中地理课程所需要掌握的地理
实验知识和技能差距大,这就造成了初中生在地理实验知识和技能上存在与高中衔接的
问题。
高一地理的内容涉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板块,很多的内容较为抽象、宏观,
运用地理实验进行教学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高一学段是初高中学生角色转换的重
要时期,学生更加的理性,思维也更加的活跃、全面。结合高一学生特点以及高一地理
的内容,运用地理实验进行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获得必要的地理知
识,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认知观,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必要的地理实践技能,
增加学生参与地理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
4
绪论
1. 3文献综述
1.3.1国外中学地理实验教学研究现状
在国外地理实验教学的发展要比国内的发展更为成熟。地理实验教学的形式更为多
样,内容更为丰富,以下主要对美国、日本、法国、英国等国外地理实验教学现状进行
了研究。
美国自20世纪90年代地理教育复兴运动以来,对地理实验教学就十分重视。其中,
美国物理学家雷昂?勒德曼在芝加哥的一些公立学校以“动手做”的方式开展“科学
扫盲”实验,就十分提倡实验教学模式,并将这一模式渗透到地理这一学科之中。美国
《国家地理课程标准》注重加强地理技能和能力的培养,指出学生的地理学习过程应该
有五个步骤,即提出地理问题、收集地理资料、组织地理资料、分析地理资料和回答地
理问题。美国高中主流理科教材《地理:地质学、环境与宇宙》、美国中学核心理科教
材《地球科学?地球的构成》《地球科学?变化的地球》《地球科学?人类的生存环境》
《地球科学?地球与宇宙》中都涉及了大量的地理实验。特别是在《地理:地质学、环
境与宇宙》这本教科书中,仅地理实验就可分为迷你实验、探索实验,地学实验以及技
能实验四部分。其中,地学实验又包含4种亚类:地学实验、网络实验、地学制图实验
和设计实验。
日本对学生的实验技能十分重视。日本的“综合学习”主要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
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学习”主要包括:国际交流、信息、环境课题、志
愿者和接触大自然等方面的综合性学习、课题学习和体验性学习等[7]。比如以“日影”
为话题的"综合学习”,要求学生观察以日为单位的日影变化和以年为单位的日影变化。
法国物理学家、诺贝尔获得者乔治?夏尔帕(Charpak,G.)通过考察美国的“动手
做”,倡导“动手做”科学教育计划,在法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这一计划注重孩子对
事物和经验的高度尊重,重视孩子对事物的解释,强调孩子是科学探究的主体,学校和
社会提供广泛而有效的支持系统。在“动手做”的理念中,科学教育就是儿童亲历对自
然现象的观察和科学发现的过程: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动手做实验;观察记录;解释
讨论;表达陈述”]。同时,法国还还注重教师地理实验技能的培训工作。
英国的地理课是国民教育阶段的十项基础科目之一。透过地理的学习与对于真实案
例的应用学生可以获得许多实用的技能一-最独特的有读图能力和野外实察。在野外实
察的过程中,学生必须正确的观察、搜集、测量资料,同时也学习到团体合作的技巧。
此外,德国、丹麦、新加坡等国家对地理实验教学也很重视,在其国家制定的课程
标准中都有实验技能的要求,在这些国家,对地理实验室、地理实验园地的建设也很完
善,值得我国借鉴。
笔者通过对国外地理实验教学的现状研究,不难发现:国外的地理实验教学已经很
成熟。国外的地理实验教学的重心在于学生,实验探究的主体是学生,教只是服务于学,
国外的地理实验教学更强调学生的独立探究,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这些都可以为我国
地理实验教学的幵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5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3. 2国内中学地理实验教学研究现状
在我国有关地理实验教学的专著比较少。主要有林培英教授编著的《国外中学实验:
地理》,这本书介绍了大量的地理实验的项目,遵循简单、自制的原则,选择节省、简
单的方法进行地理观察和地理实验。内蒙古师范大学徐宝芳教授的《中学地理实验教学
研究》一书基于大的地理实验观,不仅对狭义的地理实验(指室内的自然地理实验)教
学进行探讨,还对包括地理观察、地理观测、地理演示、绘制地图、地理制作、地理参
观和地理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教学进行研究。我国还有一些书籍涉及地理实验教学内
容,如福建师范大学袁书琪教授所著《地理教育学》中就涉及实验技能培养和地理实验
的功能类型及地理教学实验的要求。华东师范大学黄昌顺教授主编的《地理活动与地理
教学》也涉及少量的地理实验教学内容等。国内还有一些专门研究教学论的专家对实验
活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如齐健、李秀伟、王钢城所著《活动建构创新教育的教学革新》
一书中指出以实验活动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以学生发现问题为前提,以多种感官共同参与
为目的,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应适当的融合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在我国有关地理实验教学的论文较多。金姝兰在《中学地理实验课的开设对地理教
学影响的研究》一文中对中学地理实验课程不受重视这一现状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地理
实验课的教学评价体系。范敏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实验教学研究》硕士论文中主要
探讨了创造性地充分幵发和获取地理实验的内容的途径,分析了进行地理实验教学的主
客观限制性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9]。熊曳在《基于三维目标的地理实验教学价
值研究》一文中指出:教师要交给学生地理实验的主动权,教师需要创设探索式的地理
实验教学情境,学生要明确方法性知识掌握的目的,社会要提供教师地理实验教学相关
内容的培训等_。还有一些关于地理实验教学的研究主要发表在国内三大地理教学类杂
志:《地理教育》《地理教学》《中学地理教学参考》。这些研究人员多为一线的教师。
从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在我国地理实验教学相关的专著较少,论文较多,国家的
教育学者和教师已经关注到地理实验教学这一领域,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相对国
外地理实验教学而言还很不成熟,理论基础仍需加强,实践活动还很薄弱,因此,地理
实验教学的实施与普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1.4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研究方法
文献法:利用学校图书馆和校园网络资源,查阅大量有关地理实验教学和中学地理
教育方面的著作、期刊,建立资料库,为问卷的设计和论文的撰写奠定理论基础。
经验总结法:在实际的地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总结地理实验教学的策略,对地理实验
教学反思、探讨、改进,进而形成研究成果。
行动研究法:结合高一地理内容,对地理实验内容进行再创造,在具体的地理课堂
中实践地理实验教学,同时把地理实验教学活动与地理实验教学理论相结合,总结出针
对高一地理实验教学活动的策略。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2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念的界定
2. 1. 1地理实验
《中学百科全书》有关地理实验的概念是:“运用一定的器材和设备,人为地使所
要学习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及其变化过程表现出来,以获得和验证地理知识的方法。[11〕”
白光润在其主编的《地理科学导论》一书中提出的地理实验的概念为:“①通过各
种不同探测手段,追踪和了解地理过程的规律。②将地理过程人为地以不同方式再现,
通过实验对比分析,找到其地理规律。后者又称地理模拟。[12]”
周慧在其所著的《有效的地理课堂教学》中定义的地理实验概念为:“在认为控制
条件下,运用仪器和设备,对自然界中不易观察到的地理现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探
测,以掌握地理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和相互作用等规律的方法。[13]”
黄昌顺教授把地理实验归结为地理活动的一个方面。
笔者认为,地理实验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实践活动,是运用仪器和设备,人为的对地
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变化过程表现出来,以实现地理知识的传授和地理规律的探索。本
文所要研究的地理实验是作为地理活动的一个方面而言,是狭义的概念。主要包括自然
地理实验、人文地理实验和综合地理实验。
2.1.2地理实验教学
袁书琪教授认为:地理实验包括实验室里的实验,也包括地理观察、野外考察和调
查等教学活动。但受教育观念和科学教育的传统影响,中学科学教育长期忽视实验教学。
地理课被划分为“文科”,就更远离地理实验。地理教育的改革,应重视地理实验教学
的问题。
李家清教授认为:地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地理学习应是一种过程性学习、体验性学
习。地理实验活动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的“来龙去脉”,探究地理事象特征,
索求地理分布规律,寻找地理形成原因,追问地理演变机制
夏志芳教授认为:地理实验教学属于操作活动教学模式。地理实验重在过程,这个
过程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动觉与体觉等参与的偏于操作性学习的过程这种操作
性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
能力和创新精神。
笔者认为,地理实验教学有利于模拟地理过程,特别是对一些大的时空尺度的地理
现象演变过程的模拟,如:地质循环过程。它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种情境,激发学生学
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并从中获取地理知识,特别是对学生必备地理技能的培养。同时,地
理实验教学可以促使学生获得积极的地理学习体验,利于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
尚的科学道德。
9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2理论基础
2.2.1杜威的“做中学”和“思维与教学”教育理论
约翰?杜威(John Dewey)被认为是美国教育思想史上最具影响的学者之一。1919
年,杜威在国外讲学旅行,“五四”前夕,他到达中国,在北京、南京、上海等地做了
一系列的演讲,影响了我国一批教育学者。其中,他的“做中学”和“思维与教学”理
论对中国的影响十分深刻。我国知名教育学者陶行知先生深受其影响并提出了 “教学做
合一”的教育思想。“做中学”是在批判传统教学“知”与“行”相分离的基础上提出
来的。该观点认为,人们最初的知识是关于“怎么做”,教师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做”
的过程,学生学习的过程也应该是“做”的过程。如果没有“做”的过程便会阻碍儿童
的发展,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儿童的兴趣。在“做中学”实际就是在“活动中
学习”“把学校的知识与儿童在生活中的经验结合起来。〔16]”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
一”思想,强调在“行”的基础上“做”,在“行”的过程中“知”。可见,无论是杜威
还是陶行知都十分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杜威的“思维与教学”理论认为,好的教学要唤醒儿童的思维。好的思维可以产生
有意义的经验。基于此,学校要提供引起儿童思维的经验情境。儿童可以在这一情境中
产生问题,针对这一情境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考和假设,并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假设进行
整理、排列,最后通过应用来检验假设。
无论是杜威的“做中学”理论“思维与教学”理论,还是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
合一”教育思想,都强调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应融入到活动中,为学习者提供一种学习情
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重视学习者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地理实验教学强调实施者
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实验本身就是一种“做”,不仅包括教师的“做”,还包括学生的“做”。
这种“做”要求实验的实施者在操作的过程中“思”,在“思”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升华、
总结,从而达到“知”的目的。地理实验教学就是为学生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在这种
情境中产生矛盾,引发思考,调动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提出具体的解决问题步骤,在
实际操作中探究地理事象的发生发展过程,解决地理问题。因此,在杜威的“做中学”
和“思维与教学”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可以进一步研究地理实验教学。
2. 2. 2多元智能教学理论
多元智能教学理论(The Learning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MI)是
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在其所著《智能的结
构》一书中提出的。与传统的智能不同,他把智能定义为“在实际生活中解决所面临的
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对自己所属文化提供有价值的创造和服
务的能力。[1””多元智能教学则是针对学习者多种智能的发展,而设计、组织教学。也
就是为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而教,发挥教师的多元智能而教,围绕多元智能这一内容而
教。加德纳认为,人类至少具有8种智能:逻辑一数理智能、语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
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空间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并且这些智能以
相对独立的形态存在[17]。
10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在多元智能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地理实验进行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智能。
在进行地理实验的过程中,实验的真正实施者是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
自然观察智能、人际交往技能、逻辑一数理技能、身体运动技能、自我认知技能、空间
智能。学生的智能存在差异性,在地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优势智能的
发挥,并对弱势智能加以训练,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得到满足。
2.2.3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是由认知主义进一步发展而来的,是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在学习理论中的
一种体现[18]。美国教育家杜威最早在心理学上对建构主义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
献,他强调经验的生成和改造,提出了经验性学习理论。其次J.Piaget的活动内化论
认为,学习本身就是一种“自我建构”过程。Vogotsgy则强调学习者在学习中所处的历
史、社会文化背景,提出了 ‘‘最近发展区”理论。这些思想和观点丰富了建构主义。以
布鲁纳为首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将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Vogotsgy的思想在20世纪70
年代末介绍到美国,对建构主义的思想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使建构主义理论得
到传播和完善,为实际应用与教学过程创造了条件。建构主义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与
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该理论最主要的思想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习者对知识的
主动探究、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情境、协作、
交流和意义建构”视为理想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19]。建构主义的教学观提倡情境性教学,
在具体的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一确定问题一自主学习一协作学习一效果评价”五个环
节达成教学目标。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地理实验情境”的实施提供理论性的指导。利用地理实验这
种学习情境,让学习者在这一情境中协作、交流,完成对地理知识的有章义的建构,在
这一建构的过程中,学生处于主动地位,教师负责引导和协助。从而达到学习者的有意
义学习。
II
1 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2
高中自然地理实验教学实施策略研究
3高中自然地理实验教学实施策略研究
3.1地理实验教学的功能
3.1.1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课程的兴趣
兴趣是行动的先导,在兴趣的激励下,往往会使教学的效果事半功倍。地理实验教
学和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有很大的不同,它重点在于强调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这种
过程不是原有教学对知识的"授一受”过程,而是学生主动“疑一思一寻一解一答”的
过程。高一学生对新鲜事物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喜欢探索和模仿。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
设计地理实验活动,可以培养和发展学习者的情趣爱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点燃他们
“我要学”的学习热情。
地理课在设置上往往多在早上的第四节和下午的第一节,此时,学生的学习状态往
往不佳,注意力很容易分散,甚至可能昏昏欲睡。如果教师指责学生或是放任不管都不
利于教学,最终只会导致学生放弃地理学习或是采取应付学习的消极态度。巧用地理实
验进行地理教学,可以激活课堂,让生硬的地理知识鲜活起来,为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
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主动探究能
力,逐渐提升学生对学习地理课程的兴趣。
3.1.2利于加深学生对晦湿自然地理知识的理解
地理被称为是文科中的“理科”,在对地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要运用到数学、化学、
生物等学科的知识,如时间的计算、唁斯特地貌的形成原理等。高自然中地理知识涉及
了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知识,这些自然地理知识具有很大的时间尺度和空间
尺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易理解掌握,很多的地理过程不能复制,在处理这些知识
的时候,教师可采用地理实验教学,对地理过程进行模拟,让学生去感知、发现地理知
识,实验操作能使学生获得鲜明的知觉形象,加深理解和掌握有关的自然知识["]。自然
地理教学中有些的教学内容对演绎推理能力的要求高,如“热力环流”、“水土流失”、“地
转偏向力”等内容,科学合理的地理实验,可以减小地理学习的难度,加深对地理知识
的理解。
3.1. 3利于初高中自然地理知识的衔接
髙中自然地理知识在编排上设置在高一第一学期,学生学习的难度较大,再加上多
数学校在初三不幵设地理课程,高一学生对很多初中地理知识都有或多或少的淡忘。因
此,唤醒初中生的地理知识,促进初中地理知识与高中地理知识进行有效的衔接就显的
至关重要。
’
高中自然地理知识与初中自然地理知识存在很强的衔接性。笔者对初高中的自然地
理知识进行了对应、衔接关系的梳理,如表1所示。
13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1初高中自然地理知识的对应与衔接
初中地理知识
高中地理知识
地球和地图(地球与地球仪、地球的运行星地球(宇宙中的地球、地球的运动、
动、地图)
地球的圈层构造)
地球上的水(自然界的水循环、大规模
陆地和海洋(大洲和大洋、海陆的变迁)的海水运动)、地表形态的塑造(营造
地表形态的力量、山地的形成、河流地
貌的发育)
天气与气候(多变的天气、气温和气温
的变化、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世界的气地球上的大气(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
候)
动、气压带和风带、常见的天气系统、
全球气候变化)
从表1中不难看出,初中自然地理知识与高中自然地理知识的有效衔接对高一地理
课程的幵展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初中自然地理知识如何与高中自然地理知识有效的、
巧妙的“沟通”是对高一学生进行教学首先要面临的问题。地理实验教学的特点在于它
的体验性和过程性,学生在遇到学习障碍时要自己查找资料,完成对知识的补充和完善,
实现初高中自然地理知识的良好“沟通”。
3.1. 4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行为方式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要求专业教师在技能方面要懂得对课节、单元、科目和课程
进行编排,会运用适当的评估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各种不同的学习活动,会选择和运用
适当的教材和教具,不断的对地理课程进行评估和修订[22]。对教师教的行为方式的改
变最终是要对学生学习行为方式改变。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课程的实施方式,强调“学
生的学习方式应以主动参与、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为基础,而不应把学习只看作是
被动地接受或简单地适应。随着素质教育的落实和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对地理知识
的学习越来越强调由传统的过分注重知识的教授到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转变。运
用地理实验进行地理教学,就是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
的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对地理问题的发现、探究、解决,以及对地理学习成果的
表达、交流和反思。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还有交流与合作,
使学生的学习不再呆板,课堂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学生学习行为
的改变,将对学生的生活和终身发展大有裨益。
3.1.5利于整合学生的多种能力
好的教育、教学注重帮助学生发掘自己的潜力、提升学生的能力。一个人所具有的
14
高中自然地理实验教学实施策略研究
能力是多元的,就地理教学中所涉及的能力而言,不仅包括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
能力、记忆能力、空间能力等智能还包括图像运用技能、计算技能、实验技能以及实习
技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知识会逐渐淡化,但是能力的形成则更加的稳固,对学生的
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更为有利。地理实验技能只是众多能力之一,但在进行地理操作实
验的过程中则涉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空间能力等智能以及图像运用技能、计算技能
和实习技能。
地理实验是一种过程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在操作地理实验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进
行对实验进行观察,观察能力不同于简单意义的“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
最终要在观察中获取所需的信息。在实验的过程中思维能力的训练也穿插其中。在操作
地理实验的过程中,要对地理事象进行判断、比较、综合分析,这些活动可以促使实验
活动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地理事物的时空性决定了有些地理实验是无法在现场直接演
示的,这就需要地理教师要创设地理实验情境,让学生充分的想象,积极主动探究并做
出合理的推测以获得地理知识。地理实验与化学、物理、生物实验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
的时空性。在进行地理实验的操作过程中,需要学生对地理事象进行空间的定位,对空
间信息进行收集、分析、提取等。在地理实验的操作过程中特别是在对实验的过程进行
记录和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时还要求学生绘制图表,建立反映地理规律的数学模型。
这些便涉及学生图像运用技能和计算技能的培养。当然,在整个实验的过程中这些能力
的发挥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地理实验的完成是学生智能和技能综合作用的结果,如在对
地理操作过程进行观察时,学生必须进行逻辑思维活动才能使观察的结果更科学,学生
要对观察的结果要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则必须发挥合理的想象和进行空间智力活动。通
过地理实验对这些能力进行整合,最终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创新能力得到增强,
合作互动能力得到加强,满足学生终生发展的需要。
3.1. 6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地理实验本身就是一种探索地理事象的过程和科学方法。学生通过对地理实验的实
践操作,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在操作地理实验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抱着
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进行,在实验时很可能因为一点小的疏忽便可导致实验结果的偏
差,这就要求学生要对实验的条件加以适当的控制,实事求是的探究地理事象。在面对
失败的实验结果时,教师应对学生进行鼓励,引导学生对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
从中悟出真理,培养学生不屈不烧的探索精神。同时,地理实验教学可以引发学生的理
性思考,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
3.2自然地理实验教学的内容
我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皮连生先生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
性知识[25]。陈述性知识是用来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对地理而言主要是地理事实,包
括地名、地理景观、地理分布、地理数据、地理演变等感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是用来回
答“怎么办”问题,就地理而言主要是地理特征、地理规律、地理概念、地理成因等理
性知识。策略性知识是用来回答“怎么学”的问题,主要包括在学习地理内容的过程中
15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运用的各种能力,如:图像运用技能、地理感知能力等。笔者认为,地理实验教学并不
适用于所有的知识,它主要是应用于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中的地理演变知识。
高中自然地理知识主要设置在高一第一学期,研究对象是地球表层系统以及表层系
统中要素与要素的关系。具体包括:地球的宇宙环境知识、地球的四大圈层知识(水环
境知识、大气环境知识、地质地貌环境知识和土壤生物环境知识)、自然地带性特征[4]。
据此,笔者总结了髙中自然地理知识中可运用于地理实验教学的知识(见表2)。
表2高中自然地理知识中可运用于地理实验教学的知识
自然地理知识类别
高中自然地理知识实验教学内容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风带、气压带分布
和移动规律;地转偏向力;气温的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
规律;洋流分布规律;潮沙变化规律;由赤道到两极的
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山地的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地壳内部物质循环;大气循环;水循环;大洋循环;自
自然地理过程
然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山地的形成过程
太阳福射对地球影响;地球自转的意义;地球公转的意
义;地球圈层构造;地形变化原理;大气受热过程;天
气系统的特点;全球气候变化;各种自然灾害发生的原
a
笔者认为对高中自然地理实验教学进行研究就是要根据高中自然地理实验教学的
内容,设计展开相应地理实验教学活动。按照地理实验活动方式的不同,地理实验可划
分为:演示模拟类地理实验、模型制作类地理实验、观察调研类地理实验。本文也将对
这三种地理实验教学类型做相关的策略研究。
本文主要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地理必修一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髙中
地理必修一共涉及的实验为三个,分别为:模拟热力环流的小实验、制作三圈环流模型
观察实验、模拟山前洪积扇形成的小实验。
从实验的数量上来说,数量偏少。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
内容标准必修课程“活动建议”板块明确提出地理操作实验的活动只有一个:模拟大气
温室效应的小实验。地理观察实验有两个:天象观察、地质地貌等野外观察。地理教材
是以课标为依据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地理实验的数量直接影响教材
中实验的设定。
笔者根据不同的实验活动类型,设计了针对高中自然地理实验活动的内容:
16
高中自然地理实验教学实施策略研究
表3高中自然地理实验活动内容
实验活动类型
实验活动内容
太阳直射光线与晨昏圈关系的演示实验;太阳高度角演
示实验;演示城市热力环流小实验;演示气旋、反气旋
演示类地理实验
小实验;演示风化、搬运、侵烛、沉积作用实验等
模拟地球内部圈层实验;模拟温室效应实验;模拟热力
模拟类地理实验 环流小实验;模拟风的形成小实验;模拟洋流小实验;
模拟水土流失实验;模拟山前洪积扇形成的小实验等
时区转盘的制作与应用实验;制作昼夜长短变化转盘;
模型制作类地理实验制作三圈环流模型观察实验;制作地貌模型;太阳视
运动观测仪的制作实验等
利用活动星空图观察恒星、行星以及认识星座;观察月
观察类地理实验
相及其变化;观察河流的流向、流速、流量小实验等
实地考察当地地貌;实地考察当地水文;实地考察当地
调研类地理实验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等
从实验的科学性上来说,科学性略显不足。实验的设置不能满足学生操作能力的要
求,实验过于简单,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教材中地理实验的设计,
在实验步骤上也不是很完备。一个实验的完成不是得到实验的最终结果,而是要在实验
的过程中探究出地理原理或者地理规律,并对原理和规律进行迁移和运用。此外,地理
实验的设置忽视地理图表的应用,不利于学生图像运用技能的培养。地理图表可以对实
验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使实验的结果更加的直观,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分类能
力和制作地理图表的技能。
从实验的内容上来说,实验内容较为简单。人教版实验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材料和实验步骤。这样设计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验过程探究地理原理及地理规律
等。但并未进一步的引导学生进行应用,使学生的探究活动不充分。如模拟山前洪积扇
形成的小实验,实验还可以进一步的延伸,在引导学生探索出山前洪积扇沉积物的颗粒
大小分布规律后,进而联想整条河流沉积物颗粒大小的分布符不符合这种规律呢?能不
能列举几条河流沉积物的颗粒分布状况。这样,地理实验的设计就不会显得为了实验而
实验,而是为了过程、知识而实验。
17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3高中地理实验教学旳设计原则
3.3.1科学性
实施地理实验教学的前提就是要保证地理实验的科学性。地理实验的科学性要求实
验要正确的反应地理学科知识和原理,而不在于要求得出多么精确的实验数据[26]。地理
实验教学的科学性还表现在设计实验前要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依据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实验内容要在学生的知识储备范围之内,但又有适当
的难度,要达到“跳一跳,就能够到苹果”的目的。只有这样设计,才有利用实验内容
的落实,又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理实验教学中所涉及的实验是对实验内容的重新发现,其所涉及的地理知识和原
理已经被科学家所证明,所以,地理实验教学实施的意义就在于它的教育性。地理实验
的教育性主要是指,在实验的操作过程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
及互动能力的培养。通过具体实验的操作,学生感知体验、了解地理知识的生成过程,
鼓励学生对实验的结果质疑,让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可以说,实验的教
育性更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单纯的地理知识的落实相
比更加具有积极意义。
3.3.2可操作性
实验的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也就是可行性。教师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所在学
校的实验条件。很多学校的实验条件较差,实验仪器缺乏,教师要尽量的利用生活中一
些简单的材料和工具幵展地理实验教学。
要开展地理实验教学还要处理好教学内容与教学课时之间的矛盾。地理课程在时间
设置本身来说偏少,高中自然地理的内容多,为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多数教师采取花
很少的时间或千脆不花时间进行地理实验教学,致使地理实验教学受到忽视,地理实验
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这就要求教师要考虑实验的简易性和启发性。此外,教师也可以
把地理实验的幵展参透到综合实践课程和地理课外学习活动之中,以保证地理实验教学
的顺利开展。
地理实验的设计要利于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地理实验要具有很强的表现性,学生在
实验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出较为客观、正确
的实验结果。若实验开展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学生容易懈怠,失去兴趣,也就不会对
实验进行深层次的探究,也就违背了实验教学的初衷。
3.3.3时效性
地理教学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地理实验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
官参与,是践行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具体的地理实验教学中要提髙教学的效率
需奉行“适度、适时、适量”的准则。首先,地理实验教学要与实验内容的难易程度相
匹配。实验内容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严格依照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18
高中自然地理实验教学实施策略研究
设计实验。同时要避免把简单内容实验化的倾向,以节省课堂时间。其次,地理实验内
容要与教学内容同步。不应设计超前的实验,让学生感觉实验的内容与现学的知识无关。
最后,地理实验要适量。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地理必修一设计的实验内容偏少,
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内容设计地理实验活动,尽量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成为知识的
“发现者”,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和人文素养。
地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仅仅懂得教材中所呈现的知识,而是要让学生能运
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地理实验教学重
在学生能力的培养,要实现地理实验教学的效益,就要关注学生在具体的实验操作过程
中各种能力的运用,特别是对学生弱势能力的培养。“双效”原则是评价地理实验教学
效果的重要标准,在教学实践中要特别关注。
3. 3. 4安全性
地理实验的安全性一直都是地理教师比较担心的,特别是在进行考察调研类地理实
验时,也因此很多学校不鼓励学生进行这类实验。地理知识从来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
是“走出去”的学问。要综合的培养学生,实现学生的全面、个性发展,就免不了组
织学生野外考察、调研。在进行室外实验时,教师应对在实际的考察调研中可能出现的
安全问题进行预设,制定方案、规则,对学生进行提前培训,避免发生意外。进行室内
实验时,教师要在实验操作之前对实验的安全性进行检验,特别是在仪器的选择上,教
师要先尝试,确保学生安全。
地理实验的操作过程应是科学实验的过程。教师应在操作前对实验的步骤和要求加
以明确,实验要按操作规范进行,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还可以保证
学生的人身安全。
3.4高中自然地理实验教学的策略
3.4.1自然地理实验教学的过程设计
地理实验教学的教学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实验前准备、实验操作、实验后评价、
反思与迁移。笔者对这三个方面作了如下分析:
第一步,实验前准备。首先,教师应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并分析课标要求,
针对教材内容,确定教学要达成的三维目标要求。其次,分析学生的学习特征(高一学
生的年龄特征、学生的认知起点、学生的学习风格、特点等),结合课标、教材内容以
及教学三维目标,确定实验教学的类型。再次,设计实验过程。包括:实验项目、类型、
实验器材、实验目标、实验步骤以及实验表格等。这部分需要教师和学生的配合,共同
研究具体的设计方案。最后,准备实验材料、仪器。教师准备仪器,最好能在教学前自
己操作一次,预设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充分备课。同时,教师还要对实验的安
全性进行说明。学生要提前预习教材或者利用互联网了解相关知识,了解仪器和材料的
操作方法,明确实验的目标要求。学生还应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要求组建小
组,明确自己的分工。
19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步,实验操作。在演示模拟类地理实验教学中,演示的主体多为教师,主要介
绍实验的仪器、原理和难点,演示实验的过程。学生主要观察实验的具体过程,做好实
验记录,理解实验所运用的原理,将实验内容与地理环境中的表现对应分析[28〕。在模型
制作类地理实验教学中,教师主要负责指导学生制作模型并引导学生认识模型。学生以
小组为单位,确定制作方案,共同参加完成制作[29]。在观察调研类地理实验教学中,主
要是学生自己观察,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的顺序和重点。
第三步,实验后评价、反思与迁移。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并对学生的实验
结果进行评价,对实验所运用的原理进行强调说明,总结实验经验。学生完成实验报告
后,应整理实验记录,进行报告交流,展示实验成果。学生听取教师的建议与评价后,
应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运用实验原理进行知识的迁移。
3. 4. 2演示模拟类地理实验的策略
1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是教师通过演示手段,利用实验器材,让学生感知地理事象,理解所学地
理知识的一种方法。演示的主体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
(1)地理演示实验的操作步骤:
确定实验课题
实验前准备
准备实验材料
设计实验表格
”
教师指导
实验实施
学生演示
,r
归纳总结
图2演示实验操作步骤
(2)案例分析
第一步,实验前准备。主要包括:确定实验课题、准备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表格。
首先,确定实验课题。这一步的执行要考虑学习者的认知基础、特点,课程标准和
20
高中自然地理实验教学实施策略研究
教学内容来确定具体的实验内容。
其次,准备实验材料。实验材料要求易得、易操作。
最后,设计实验表格。要根据实验的原理进行设计,体现实验的科学性。如表4所
示:
表4昼夜交替现象演示实验报告表
实验名称
昼夜交替现象演示实验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小组成员
1能正确演示昼夜交替现象
头湿曰2晨昏线的判读
实验材料不透明小球一个、记号笔一只、发光灯泡一只
1将发光的灯泡对准不透明小球,可见只有半个球面被照亮;
2用笔画出亮半球和暗半球的分界线;
3将小球按地球自转方向旋转,可见亮半球和暗半球不断更替。
实验结论
实验反思
第二步,实验实施。主要包括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演示。这一步是实验的主体部分,
是学生得出实验结论的关键。在这一步骤中,学生主要进行演示和观察。教师在这一过
程中就是要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教师要注意引导的启发性、针对性。
第三步,归纳总结。学生首先应对实验进行评价总结,教师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评
价总结进行指导,特别是当学生的结果出现偏差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补充。
最后,让学生自己再次进行总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实验结论:由于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
地球的一半即昼半球,另一半即夜半球,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即为晨昏围。地球自
西向东的运动,昼夜不停的交替。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黑夜过度到白天的那个线是
晨线,由白天过渡到黑夜的那条线是昏线。
(3)评价
地理演示实验具有用时短、表达性强的特点,是教师和学生最容易操作的地理实验
之一。但是由于实验场地和实验材料的限制,并不能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实验之中,参
与度相对较差,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充分调动学生感官,让他们间接参与其中。
21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模拟实验
模拟实验是指实验操作者利用一些替代材料,设置出地理事象发生和发展时类似的
环境或者条件,模拟地理事象的发展、演变过程。
(1)地理模拟实验的操作步骤:
^ 研读地理教材
实验前准备 确定模拟课题~
——准备实验材料
I
教师指导
实验实施 ——
~~学生模拟
?
总结交流 小组汇报、交流、
教师总结、评价
?
还原迁移
图3地理模拟实验操作步骤
(2)案例分析:
第一步,实验前准备。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障碍,考证实验内容,
组织实验实施。主要包括:研读地理教材、确定模拟课题、准备实验材料。
实验名称:
山前洪(冲)积扇的形成
研读教材:
首先,本节的课标要求是“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举
列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本实验主要涉及第一条课标“结合实
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从这条课标要求出发,教师应注重地表
形态变化的成因分析,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地表形态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地表形态
是内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本实验设置在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第
二目河流堆积地貌活动部分,山前洪积扇主要是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它的形成是多次
流水堆积作用的结果,洪积扇的堆积物叫洪积物,一般情况下,扇顶处的物质粒径较粗,
多为砂、石乐,分选性较差,随着地势逐渐趋于平缓,水流搬运能力减弱,洪积物逐渐变
22
高中自然地理实验教学实施策略研究
细,通常为沙、粉砂、亚枯土。
实验材料:
一杯小米或细沙、一■本书、一张白纸
第二步,实验实施。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模拟实验,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教师给
以适时的指导。
实驗步骤:
1.将白纸置于桌面;
2.将书本打开并倾斜置于桌面;
3.将小米或细沙从书本的中缝由高处向下缓缓倾倒;
4.观察在白纸上形成的堆积体的外形特点。
思考:
1.细沙在书本前的堆积体外形是否具有山前洪积扇的特征?
2.流水搬运物体的重量与水流速度的6次方成正比。据此推想,山前洪积扇沉积物
的颗粒大小分布有什么规律为什么?
3.如何改进这个实验?
4.长江沉积物颗粒大小的分布符不符合这种规律呢?并探讨地形、流速和沉积物颗
粒大小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三步,总结交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并进行组间的交流。
第四步,还原迁移。把实验的结果迁移到具体的地理事象中,完成从感性认知到理
性的升华。
(3)评价
模拟实验具有操作简单、材料易得、花费少、直观性强的特点,但是模拟实验的准
确度不高,特别是对动手能力差的学生来说,不容易操作。
笔者根据演示模拟类地理实验的特点,提出以下教学策略:
①精心选择实验内容,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师应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紧扣教学内容,结合演示模拟类地理实验的特点设计实
验过程。通常演示类地理实验多为地理事象,模拟类地理实验多为地理事象的演变过程。
实验教学是一种教学活动,无论是演示实验教学还是模拟实验教学都只是教师课堂
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学的目的是要突破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知识,解决学生在学
习的过程中遇到的晦湿难懂的知识。教师在设计实验时应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
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设计实验。
②实验与讲解相结合,引发学生思考
演示模拟类地理实验的操作主体多为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的具体过程中,教师要
注意把讲授地理知识与演示模拟类地理实验适时的结合。设置实验是为了降低学生理解
地理知识的难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实验的过程中要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调动
学生的想象思维和感官相互配合,注意整合学生的多种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
敏锐的观察学生的反应,捕捉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疑惑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总结,从
而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23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③注重实验结果的迁移和反思,体现实验的价值
演示模拟类地理实验的实验对象多为地理过程和现象,通过教师和学生的演示,学
生在理解的程度上只是停留在认知阶段,无法完全实验教学目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实
验的结果进行思考,联系生活的实际,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真正的让学生感受到“生活
中的地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动力。同时,教师要引
导学生进行反思,不只是对结果的反思,更是对过程的反思。提别是要对学生演示和模
拟过程中出现的障碍进行反思,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思考中对地理知识进行
深化。对实验结果进行迁移和反思,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加深学生对地
理过程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树立科学严谨的态度。
3. 4. 3模型制作类地理实验的策略
模型制作类地理实验就是教师根据地理原理和规律,利用简单的材料制作地理模
型,让学生动手操作,理解地理原理和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
(1)模型制作类地理实验的操作步骤:
实验的名称
教师设计实 1实验的目的
1实验的材料、步骤
,’ 1学生制作
学生制作模型^
1教师指导
1 I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模型“
学生观察、演示模型一
学生发现、解释地理原理
] [
教学检查、评价
图4模型制作类地理实验操作步骤
(2)案例分析:
第一步,教师设计实验。要是要根据教学的重难点、学生的特点、课时的安排来设
计实验。主要包括:实验的名称、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学生负责准备实验
的材料。
实验名称:
24
高中自然地理实验教学实施策略研究
制作时区、日界线转盘地理实验
实验目的:
学生明确区时和曰期的计算方法,学会区时和曰期的计算
实验材料:
硬纸片两张、量角器一个、贫刀一把、图钉一枚、记号笔一只
实验步驟:
1用两张硬纸片制成直径不同的两个圆盘(要有明显的区分度),用量角器把每
个圆盘都分为24等份;
2在小圆盘中填出时区名称。填写时应注意面向0。经线,以圆心代表北极,0
。经线所在时区为中时区,向东依次填写东一至东十一区,向西依次填写西一至西十
一区,与中时区相对的为东西十二区,它们的中央经线是180°。在大圆盘中填写时刻
(区时)首先填写0或24 (时),向东(右)依次填写1-23 (时);
3将两个大小不同的圆盘钉在一起,圆心要对准,制作成可以转动的转盘。使用
时,将已知时区与其区时对准在一个格内,即可读出所求时区的区时数。如已知中时区
为13时,将中时区对准13(时),即可读出东八区为21时,西三区为10时。
第二步,学生制作模型。学生根据实验的步骤制作模型,教师负责指导。
第三步,学生观察、演示模型。教师要结合实验的原理、目的,引导学生认识模型,
这一过程也是学生发现、解释地理原理和规律的过程。
最后,教学检查、评价。可以是教师提问,也可以是书面检测。教学检测的内容是
对地理原理和规律的应用,同时教师还要刺激学生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迁移。
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是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总结,对知识进行总结和迁移、
应用。
实验总结:
曰界线的计算方法:从东12区向东过日界线,日期減1天,加上相隔时区数;从西12
区向西过日界线进入东12区,日期加上1天,减去相隔时区数;
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士两地的时区差(或区时差)注意:“土”号的选用,东加西
減,即所求地在已知地东边用加法,反之用減法。
(3)评价
这类实验的启发、探究性较强。让学生在动手、体验的过程中“悟出”地理原理。
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习的动机。但是,这类实验对教师对课堂的掌控能力要求
较高,教师要合理的安排教学的时间才能完成地理教学的任务。
笔者认为模型制作类地理实验教学的教学策略如下:
①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树立新的课程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是主体,教
.师为主导,学生在制作地理模型之前,应该主动的对实验的相关知识进行搜集和梳理,
选取恰当的实验材料,主动在头脑中构建出模型图。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实验的基本步
骤,明确实验的原理和目标,对学生的设计思路和操作步骤给以适当的建议。教师积极
的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留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想象空间,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鼓
25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励学生大胆的想象,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学生和教师的配
合,完成具体的操作,学生的动手做,让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地理模型。
②教师巧妙设计实验,体现实验的科学性
模型制作类地理实验的开展多为课后实验,教师已经对知识进行了讲解,学生对该
部分知识的掌握只是停留在“知道”“了解”这一层面。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起
主导教学的作用。教师要巧妙的设计实验,将抽象、难懂的地理原理和规律通过实验的
形式表现出来。在实验之初,教师应该在研读课程标准、教材以及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
上设计实验,对实验的各个环节做到心中有数,最好能在实验教学之前自己动手操作一
次,深度的挖掘实验的内容,对实验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情况进行预设,当学生的想象
创造与实验的科学性发生冲突时,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学智慧,引导学生开展实验。实验
材料的获取最好是学生生活中常出现的物品。引导学生对身边的物品进行再加工,充分
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值得注意的是,学生搜集到的实验材料可能存在某些弊端,利用这
些材料会影响实验的结果,教师应该适时的给学生提出问题,保证实验的科学性。
③增加实验的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兴趣
传统的教育形式较为枯燥无味,新课程改革倡导寓教于乐。教师若呆板的设计实验,
学生做实验的意图仅是完成学习任务,影响实验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应增加实验的
趣味性,营造生动活拨的课堂气氛。风趣生动的语言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
融入实验情境之中,另外,实验模型的表现形式的多元性也可以增加实验的趣味性,提
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的教学观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融入集体,培养学生的交流和合作
能力。在进行实验前,教师应在“自愿结合,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则的指导下,对
学生进行小组的划分。让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利用小组的氛围提升实验
的趣味性。
3. 4. 4观察调研类地理实验
1观察类地理实验
观察类地理实验是指学生在课内或者是课外,通过人体感官或实验仪器等媒介,对
实验对象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并从中发现、获取地理信息的一种方法。
(1)观察类地理实验的操作步骤:
26
髙中自然地理实验教学实施策略研究
确定观察的目的、观察对象、观察的顺序
实验前准备 1 ■線纖-
具体的人员安排以及线路的确定
,r
实地观察
] r
观察资料的整理、总结、汇报
图5观察类地理实验操作步鞭
(2)案例分析
5;
第一步,实验前准备。这一阶段教师要确定观察的目的、观察对象以及观察的顺序,
制定记录表格、具体的人员安排以及线路的确定。
实验名称:
外力作用下所形成的主要地貌类型
实验类型:
课前实验
观察前准备:
阅读教材的相关内容,或者自己上网搜索相关内容
人员安排分组:
以地理学习小组划分为准
路线地点:
厦门第二中学地理园
观察对象:
外力作用下的地貌类型
观察目的:
通过观察学校地理园中的地貌类型模型,了解在外力作用下所形成的主要地貌
类型
观察顺序:
可以先从宏观上观察这一地貌所处的整体环境(气候条件如何、地形条件如何
等),
你还可以从微观上去观察这一地貌的一些小特征,进而推断这种地貌的形成所处的
背景条件。
27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思考:在这种背景下通过何种外力作用形成了这一地貌,这种地貌在我国那些地方
有什么具体表现?
观察表格:
表5外力作用下所形成的主要地理类型观察表格
实验名称外力作用下所形成的主要地貌类型
观察时间
观察地点
小组成员
通过观察学校地理园中的地貌类型模型,了解在外力作用下所形成的主
观察目的
要地貌类型
可以先从宏观上观察这一地貌所处的整体环境(气候条件如何、地形条
观察顺序件如何等),还可以从微观上去观察这一地貌的一些小特征,进而推断这
种地貌的形成所处的背景条件。
这种地貌在我国那些地方有什么具体表现?在这种背景下通过何种外力
甲考
作用形成了这一地貌,
结论
第二步,实地观察。主要是学生自己的观察。
第三步,观察资料的整理、总结、汇报。这一部分主要由学生来进行,各个小组要
推选学生代表分享实验结果。
(3)评价
地理观察重在指导学生对地理事象获得感性认知,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
巩固,值得注意的是,地理观察不是简单的“看”,有一定的顺序性,教师要引导学生
有顺序的观察,要注意观察对象整体与局部的联系,抓住观察对象的重点和特点。
2调研类地理实验
调研类地理实验要求凭借学生的感官、知识和经验,对地理事象进行考察,了解其
发生、发展过程以及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
(1)调研类地理实验的操作步骤:
第一步,实验准备。在这一阶段,教师的工作是整个实验的保证。教师要根据课程
的内容确定调研的课题、区域、对象,拟定调研计划和提纲,并做好相关的组织工作。
学生主要是对调研的对象进行了解,搜集相关的资料。
28
高中自然地理实验教学实施策略研究
调研课题:在外力作用下鼓浪呜自然地貌研究
调研区域:厦门市鼓浪码
调研计划:各个小组推选负责人,分配具体的人员安排。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2013. 11. 11—2013. 11. 20搜集鼓浪自然地貌资料
2013. 11. 21 — 2013. 12. 2实地考察并做好相关报告
第二步,实验实施。学生应对实验对象做好记录,采集样本。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指
导。
第三步,实验数据分析。学生要整理资料、统计数据、分析资料。
第四步,总结。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验调研报告。
实验,?结:
H 鼓浪均是由花岗岩低丘构成的小岛,島上峰
坡多于平地,岛上包含七座主要山体,分别为曰
光岩、鸡母山、英雄山、笔架山、浪洞山、升旗
山和燕尾山。在外力的作用下,巨型球状花岗岩
分布广,较具代表性的有日光岩、鸡母石、面包
石、.复鼎岩、关刀石、马它背石、印斗石和庞耳碟
騎。
图6鼓浪啤鸡母山的榕树
海岸线长6. 3公里,为天然基岩港湾海岸和人工海岸,四周共八个突出角和九个
相对完整的海湾相间分布,共有10余处碟石群。人工海岸分布于北部和西部,长约2. 6
公里。天然海岸丰富多样的海独地貌,使海积地形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海独地较为奇
特的有鼓浪石、仙人脚印等;海积沙滩主要有覆鼎岩沙滩、大德记沙滩、港仔后沙滩、
美华沙滩和西苑沙滩、田尾沙滩等,都是彳艮好的海滨浴场。
《^
ri"“
:-:1
豫繁
图7厦鼓海峡中的海姓柱
图8海滨洛场
第五步,评价。主要包括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
(2)评价
调研实验可以使学生学生获得第一手资料,这些资料是课堂教学无法全部满足学生
的。同时,在调研的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加强团队精神。另外,调
29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研活动还可以让学生更深层次了解家乡、社会,增加对家乡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但特别
要注意的是,调研实验对教师的能力要求较高,特别是教师的组织协调能力,不仅要协
调学校与相关部门的矛盾还要协调学校与家长之间的矛盾,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笔者总结的观察调研类地理实验教学策略如下:
①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应树立幵放的教学观。地理实验教学的场所不应局限在教室、地理实验室中,
应该带领学生走出去,让学生在他们所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去观察、体验。让学生去发现
生活中的地理,体验生活中的地理。
新的教学观要求多种学习方式并存,实现由原来接受学习向探究学习的转变。很多
教师的教学观念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对教师进行培训,
不断的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逐步的认识观察调研类地理实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观察
调研类地理实验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不仅应有意识的去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还应
该提高人际交往协调能力、组织策划能力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应该尽可能的配备专业的
地理实验教师和专业的地理实验室,以便学生在进行地理实验时得到专业的指导。总之,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逐渐朝着综合型和研究型方向发展。
②提高安全意识,协调各个部门
观察调研类地理实验的开展不理想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实验本身的安全性得不到有
效的保证。在实验开展之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最好能列出具体的安全事项;
提前对实验地点进行考察,制定调研提纲,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制定相应的防御措
施;观察调研类实验的开展可以与综合实验课程相结合,充分考虑学生的意愿,对有兴
趣的学生要积极的引导。学校应对这类实验积极的配合,不能只考虑实验的安全性就禁
止实施这类实验。社会也应为实验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积极配合教师教学。
观察调研类地理实验的开展不仅涉及教师、学生和学校,还涉及一些事业单位和部
门、家长以及社会环境。教师要制定周密的计划,在学校以及相关的部门备案,协调各
个部门,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③结合乡土地理,体现实验的综合性
地理学具有综合性和地域性的特征。观察调研类地理实验可以充分的体现地理学的
地域性以及综合性。开展观察调研类地理实验要结合当地的地理条件和教学内容,有针
对性的选择实验地点。实验对象的所在环境是由多种地理要素组成的,教师在实验前还
要对实验地点的地理知识做相关的介绍,特别是当地所具有地理环境和人文事象,以拓
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地理环境是由岩石圈、水圈、生物圈以及大气圈组成的有机、复杂系统。所以,观
察调研类地理实验往往涉及多种学科的知识,需要各学科老师的多方配合,需加强各个
学科之间的渗透与联系,以促进学生对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的理解。
30
结论
4结论
新的课程观和教学观要求以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为本,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地理实验教学可以很好的满足新课程发展的要求,改变
呆板的教学模式。本文主要是对高中自然地理部分实验教学研究,针对高中学生的特点、
教材内容的特点以及地理实验教学的特点提出了地理实验教学的策略,特别是对地理教
材的实验内容做了细化和补充,这一点对具体的地理实验教材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
对地理教材的实验内容做了细化和补充。
教材是与学生对话的“文本”,是引导学生思考和进行教学活动的“范例”,研究地
理实验教学离不幵对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研究。在进行对高中学生地理实验教学的过
程中,要对高中自然地理教材和课程标准进行深入的研究,深度挖掘课标内涵,仔细研
究高中自然地理教材内容,并结合高中学生的行为特点,总结出针对高中自然地理实验
教学的策略。
本文的基本结论如下:
(1)地理实验教学的功能: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课程的兴趣、利于加深学生对
晦湿地理知识的理解、利于初高中地理知识的衔接、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行为方式、利
于整合学生的多种能力、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地理必修一教材的地理实验活动数量较少、科学性略
显不足、内容较为简单。根据地理实验的类型,从演示类地理实验、模拟类地理实验、
模型制作类地理实验、观察类地理实验以及调研类地理实验出发,设计了针对高中自然
地理实验活动的内容。
(3)高中地理实验教学的设计原则:科学性、可操作性、时效性、安全性。
(4)通过对演示模拟类地理实验、模型制作类地理实验以及观察调研类地理实验
进行了具体的实验设计,分别得出如下结论:
①演示模拟类地理实验的教学策略:精心选择实验内容,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实验与讲解相结合,引发学生思考;注重实验结果的迁移和反思,体现实验的价值;
②模型制作类地理实验的教学策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教师巧妙设计实验,体现实验的科学性;增加实验的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兴趣;
③观察调研类地理实验的教学策略: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素质;提高安全意
识,协调各个部门;结合乡土地理,体现实验的综合性。
由于本人的实践经验相对较少,理论研究水平相对有限,对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解
读与分析还存在局限性,在具体的撰写的过程中可能还有一些细节问题没有考虑到,具
体的地理实验教学策略还需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去反复验证、修订。
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下,地理实验教学在实际课堂中的应用会越来越普遍,教
学优势会越来越凸显,一线教师应重视地理实验的教学。
31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2
附录1
附录1
地理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昼夜交替现象演示实检
实验时间实验地点
小組成员外.场辦、^^夺紅
头验_ 2?賊的判读
I
实验材料不透明小球一个、记号笔一只、光灯泡一只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4
附录
附录2
地理观察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外力作用下所形成的主要地貌类型
观察时间观察地点巧;!工十地
小组成员
ii过观察学IS地理园中的地貌类?g模型,了解在外力作用下所形成的
观察目的主要聽类型
可以先从宏观上观察这一地貌所处的整体环境(气候条件如何、
观察顺序地形条件如何等),还可以从微观上去观察这一地貌的一些小特征,
进而推断这种地貌的形成所处的背景条件。
思考
在这种背景下通过何种外力作用形成了这一地貌,这种地貌在我
国那些地方有什么具体表现?
? fiidi :雄抖务磁. f^fii
结论玄?‘ _後凡抵絲A級I
方咖5似邦秘收反.所似梦f为努ts輝.
作妖糊,秘M
政4j_.
I -:.- I''ufifii.''fliiiil''^
35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陈强.高中人文地理实验设计[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课程标准[M], 20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陈澄,樊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5]袁书琪.地理教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6]袁孝亭.地理教师的十大教学能力及其要求[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7(5).
[7]郝志军.当代国外教学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8]齐健,李秀伟,王钢城.活动建构创新教育的教学革新[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9]范敏.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实验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10]熊曳.基于三维目标的地理实验教学价值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1]曹骑.中学百科全书?地理卷[Z].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12]白光润.地理科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3]周慧.有效的地理课程教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
[14]李家清.地理课程与教学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5]夏志芳.地理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16]杜威著,俞吾金孔慧译.杜威全集?中期著作(1899—1924)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17]霍华德,加德纳,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18]洪显利.教育心理学的经典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9]李龙.教学过程设计[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0.
: [20]李家清.地理课程与教学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 [21]叶柚铀,陆陛华.浅谈中学地理实验教学[J].地理教学.2011(14).
[22]冯以法.地理教育国际宪章[J].地理学报.1993, 48 (4): 291
[2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培训教学研究组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培训教程之五教师的适应与
发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
[24]陈炳飞.地理实验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J].地理教学.2011(20)?
37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5]皮连生.知识分类与目标导向教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6]潘红星.髙中地理实验教学的几个问题[J].地理教学,2011 (15).
[27]王树声.中学地理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8]史利杰,徐宝芳.中学地理实验教学模式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
版).2010, 23(2).
[29]张洙.基于实验教学的高中生地理科学素养培养研究——以自然地理内容为例[D].华中师范大
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0]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地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髙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
书地理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8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姓名)赵蓓学号20121263 专业 学科教学(地理)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论文题目: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自然地理实验教学研
究——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为例)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
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本人在论文写作中参考的其他个人或
集体的研究成果,均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对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做出
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本人依法
享有和承担由此论文产生权利和责任。
I
声明人(签名):
‘
年少月j日
39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福建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艮P:
福建师范大学有权保留本学位论文(含纸质版和电子版),并允许论文
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福建师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
内容釆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和出版,并按国家有
关规定,向有关部门或机构(如国家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
杂志社等)送交本学位论文(含纸质版和电子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
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本学位论文属于
1.保密(),在 年月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V )。
(请在以上相应括号内打“V”)
作者签名.务展 曰期:磁年/月J曰
导师签名新日w年,”日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浅谈美国高中地理教材中地理实验对我国地理教材改革的启示》在《地理教育》
2013年第12期发表
41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2
w
致谢
这次论文的顺利完成,应该好好的感谢我的导师——刘恭祥副教授,从论文的选题
到定稿,刘老师都倾注了心血,一遍一遍的审阅、一遍一遍的修改,并给我不断的鼓励。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的体会到一个严谨治学的老师对待工作和学习的态度,也被他的
态度深深的感染。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当中我将以此为榜样,刻苦努力的学习,
勤勤恳恳的工作,踏踏实实的做人。
这次论文的完成还要感谢我的老师:袁书琪教授、陈文魁老师、叶回玉老师!感谢
范跃新老师和林芳老师的关心和帮助!还有我的同学刘旭辉以及我的舍友,他们都在这
次的论文写作中给我提供了帮助,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在我求学路上的支持和厚爱!
还要感谢我的实习单位_一厦门第二中学校,他们给我提供了行动研究的机会和场
地。
在论文答辩的过程中,陈松林老师、李文老师、丁凤老师、周锦忠老师、王晓文老
师都给我提出了很好的修改意见,谢谢这些老师的深入指点。
在毕业之际,衷心的祝福我的老师、家人、朋友:
工作顺利!学业顺心!家庭美满!
赵蓓
2013年12月28日
43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4
个人简历
个人简历
赵萑
性别:女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教育背景
>2012. 9-2014. 7 福建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 学科教学(地理)专业 教育硕士
师从刘恭祥教授。学习成绩优秀,已经具备一名高中地理教师的专业素养。担任2012级地理教育
专业党支部副书记,获得“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2007. 9-2011.7 山西师范大学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科学(师范)专业 理学学士
学习成绩名列班级前五,多次获得山西师范大学二等奖学金、三等奖学金。担任班级文艺委员,先
后获得“优秀团员”、"优秀毕业论文”等称号。
专业技能及奖学金
>熟练使用Word, Excel, 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能独立操作并及时高效地完成日常办公文档的编辑
工作;
> 已经i得高中地理教师资格证、英语四级、普通话水平一级乙、计算机二级等证书;
> 2007—2008学年获得山西师范大学三等奖学金、2008——2009学年获得山西师范大学二等奖学
金、2009~~2010学年获得山西师范大学二等奖学金、2010——2011学年获得山西师范大学二等奖
学金。
实习经历
> 2009. 5-2009. 6 自然地理实习
主要考察我国西北地区的主要城市和特有的地质地貌,积累了丰富的实地经验;
2010. 8-2010. 9 人文地理实习
主要考察北京、天津、秦皇岛等城市,了解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了素材;
> 2010. 3 -2010. 6 山西省海泉中学
高中部教师,实习教师
主要负责山西省海泉中学高二旅游地理的教学工作;
> 2013.9-2014.1 厦门二中
高中部教师,全职代课,
主要负责厦门二中五缘校区高一年级三个班的地理课教学工作;
2013. 6 参加福建省高考地理评卷工作
校园实践经历
> 2012年9月至今,担任2012级地理教育党支部副书记,积极参与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组织党支部、
团支部立项活动;
> 2007年9月至2011年7月,任山西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与科学学院地理科学专业文艺委员职务,负
责班级的文娱事项;
> 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任山西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文艺部部长助理,负责社团外联
事务,组织2008年山西师范大学文艺晚会;
自我谇价
> 作为一名地理教育类的师范生,本人有着扎实的学科知识基础,多次的教学经历,已经具备了一名
专业地理中学教师应有的素质;作为一名年轻人,本人性格开朗,善于与人沟通,有良好的交际能
力;作为一名即将步入社会的青年,本人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强,有很好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
我会带着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地理教学的工作中!
> 阅读、旅行、散步和音乐。
45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