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发展的高中英语“自主-引导式学习模式”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张家港市教研室课题组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 新课程改革呼唤英语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新课程改革的重大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又是创新意识形成和发展之源,是建构其他能力之本。英语学科认知性、实证性、逻辑性的思维特点不同于以伦理性、直觉性、形象性为主的汉语思维,要培养学生英语思维模式,更要求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倡导探究实践,从而形成个性鲜明的自主学习能力,而课堂教学是实现这些目标的主渠道。如何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让学习水平、智力水平和个性均存在差异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主动发展,这是摆在我们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2. 新时期本市高中英语学科发展现状对教学模式研究的需求
多年来,本市高中基础教育一直处在高位优质发展平台,市政府、教育局领导一直倡导科研兴教,提炼各校先进的教学改革经验,创新教学模式,着力打造本市在区域内的特色教育品牌。作为基层教研教科单位,历任领导也要求我们要身体力行,投身课题研究和课改实践。近年来,本市高中英语虽然在大市区域保持高位发展,学科高考成绩一直名列全省前茅。但介绍经验时还只是停留在一些比较传统的有效做法,拿不出响当当的学科教学特色。现实状况和发展形势呼唤着我们必须寻找突破,创造亮点。而本课题 “自主-引导式学习模式研究”就是想通过基于学生发展的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寻找打造学科品牌和特色的途径。
3.打造高效课堂,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效益的需要
近年来,虽然本学科发展一直处在较高的发展平台上,但对我们的一些成功做法,兄弟市、区学习借鉴比较到位,赶超态势很猛。虽然教研室在学科调研的同时,不断渗透课改理念,强调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但学校还是倾向于靠增加老师教学时间来保证一定的教学质量。特别是高三教学,虽努力尝试倡导“导学案”的教学模式,但由于缺乏周密思考和系统的理论研究,对导学案的编制和利用还缺乏统一的科学指导,高三教学学时过多和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课堂认知要求往往超出学生现有水平,学生独立思考、归纳分析和自主探究行为常常被教师讲授所替代,学生还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策略,“高投入低产出”现象严重。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开展基于学生发展的高中英语“自主-引导式学习模式”的研究。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基于学生发展”:
指基于学生多元智能发展和学生社会性发展需求。《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前言部分明确指出了高中英语教学对这两个方面的要求: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公民的外语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阶段的外语教育是培养公民外语素质的重要过程,它既要满足学生心智和情感态度的发展需求以及高中毕业生就业、升学和未来生存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满足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高中英语”:
主要指本市所有高中的英语教学。
“自主—引导式”学习模式:
是一种学习模式,也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同伴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它通过“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多学少教”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良好学习策略的习得,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的华丽转身,打造高效课堂。具体实施:课前自主研读、预习备学,有准备地进入课堂,课上师生互动、合作探究,高质量地创新学习,课后思维拓展、分层训练,全方位地提升能力。
这种学习模式一方面满足了高中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能满足高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需要,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而教师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怎样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本课题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
1. 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17世纪捷克新教教育家夸美纽斯(J.A.Comenius,1592—1670)首先提出了课堂教学的概念。从夸美纽斯开始,“有效教学”的理想落实在“大规模效应”及其相应的“教学模式”上。继夸美纽斯之后,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直接对“普通教育学”提出有效教学的追求。赫尔巴特设计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形式阶段的“普通”教学过程,后来被他的学生补充、调整为“预备——提高——联想——总括——应用”的“五段教授法”。其后经苏联“凯洛夫教育学”的加工改造为“组织教学——检查作业——引入新课程——讲授新教材——巩固复习——布置作业”的六段教学法,从而形成了追求“教学规模”的有效教学传统。研读这一段教学论的发展史,我们认为,夸美纽斯之后的赫尔巴特、凯洛夫等人以及整个现代教学论研究,无不在为“如何在班级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而努力。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启动,关注教法转移到关注学法的相关研究逐步展开。魏书生的“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和自结”六步教学法;邱学华的“先试后导、先学后教、先练后讲”尝试教学法;张人利的“读读、练练、议议、讲讲、做做”后茶馆式教学法,都以教法转变学法为目的,在教育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与此同时,国内很多学校或全面或在某单一学科进行的有关导学案的相关课题研究,也取得了可资借鉴的成果。虽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通过对所搜集的资料的学习、分析和研究,我们觉得由于区域差异和社会环境差异,现成的研究成果只有借鉴的意义,而绝无照搬的可能。因此,基于本地实际的实证性研究仍有实施的必要。
2. 本课题研究实践价值:
1) 通过对导学案设计及编制的相关理论研究,确定导学案设计的原则、内容和方法。在对案例研讨、实验文本的效果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完善修订,汇编一套行之有效的导学案材料,构建课上和课后学习相结合,自主学习与教师讲解相结合,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知识技能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学习模式。
2)“自主-引导式”学习模式是通过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真正变成学习的主体,始终处于“问题提出―问题求解―问题解决”的探索过程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 变更以知识为本位的教育观念,落实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目标的教育理念。
4) 提升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自主-引导式学习模式”使有限的课堂时间得到充分利用,使学习效果得到最大优化,并对课前、课后学生学习策略加以方向性指导。
5) 培养适合新课改和新高考要求,掌握先进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具备全新英语教学观、视野开阔,并具有较强教育科研能力的新型英语骨干教师,从而以点带面,全面深入推进全市的高中英语教学改革,形成比较稳定、高效的英语教学特色。
3.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构建适合本市学生、教师实际的“自主-引导式”学习模式及其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体现英语学科特点的、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操作方法;普遍提高本市高中英语教师教学理论水平,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确立“言语本位”的课程观和“基于实践”的教学观、构建在导学案辅助下的师生共构式课堂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自主建构知识的一种课堂教学策略),通过对实验课型分析,进行以发现问题——聚焦问题——探究问题——采取措施——反思为模式的课堂教学行动研究。同时,导学案教学主张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以及勤奋、踏实等性格。
四、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由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提出。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基于皮亚杰建构主义的原理,在导学案的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到以下两个方面:
(1)在导学案的设计中注意创设问题情景,以诱发学习者思考,使其在认知上出现新的不平衡,并利用这种不平衡来刺激学习活动,学习者利用原有认知结构针对新知识的不同情况进行同化或顺应,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从而达到新的平衡。
(2)在教学设计中,应提供机会并帮助学习者同时对学习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使其对其原有的认知结构不断地进行反思,认知结构从平衡经过不平衡到另一个新的平衡。
2.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上世纪20、30年代,维果茨基在从事教学与发展问题研究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其实质表现为,儿童在自己的这一发展阶段还不能独立,但可以在成人的帮助下做事。
所以,教师运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应首先检测学生对某一现实问题的理解能力。这一过程可以称为动态性评估,这是教师应完成的第一项任务。第二项任务是学习活动的选择,其目的在于使学习任务能适应学生的发展水平,而不至于过难或过易。第三项任务是提供教学的支持。即在学生需要时,可以通过为搭建“脚手架”来支持他们的学习。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师的适时指导就是一种“脚手架”。
3.《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4. 学习金字塔理论 ”(Cone of Learning)
学习金字塔是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成果,它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它是一种现代学习方式的理论。最早它是由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Edgar Dale)946年首先发现并提出的。
处在塔尖的是第一种学习方式——“听讲”,也就是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
第二种,通过“阅读”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
第三种,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可以达到20%。
第四种,是“示范”,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记住30%。
第五种,“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
第六种,“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
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
爱德加·戴尔提出,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因此,“自主—引导式”学习模式,以导学案为载体,关注学习方式改善,关注课堂教学实效,倡导自主互助,能较好地体现该理论的精髓。
5. 多元智能理论 -- Multiple Intelligence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多元智能理论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即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和可取之处,教师应从多方面去了解学生的特长,并相应地采取适合其特点的有效方法,使其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把多元智能理念融入英语课程中,研制多元智能课程模式与教学计划,是多元智能理论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的最佳切入点。其智能多元化、个性化和情景化的教学理念与当前外语教学中所提倡的自主性、探究性、协作性和交际情景化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
五、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1.研究目标:
1)通过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现状分析研究,提出相应对策,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矫正和完善高中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策略。
2)通过对高中学生英语良好学习策略与学习成效个案分析,建构高效英语学习模式。
3) 通过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行动研究,让老师们了解制约课堂有效教学的深层原因,激活教师参与“自主-引导式学习模式课题实践研究”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4)通过建构高中英语不同课型自主-引导式学习模式,并通过同题异构课堂教学研究,总结反思,逐步形成和完善比较稳定有效地新授课学习模式,编制出不同课型“自主-引导式学习模式”的导学案,从而形成本市高中英语高效教、学特色。
2、研究内容:
1)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现状调查分析。
2)高中学生英语良好学习策略与学习成效个案分析。
3)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行动研究 (重点之一)。
4)建构高中英语新授课自主-引导式学习模式 (重点之二)。
5)建构高三英语复习课、练习讲评课“自主-引导式学习模式” (重点之三)。
六、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1. 研究的思路
本课题研究拟采用下列步骤:首先课题组全体成员先分工,集中学习理论,根据分工形成子课题研究方案,然后课题组集中汇总研讨,形成初步的子课题研究方案,建构“自主-引导式”学习模式;接着按方案要求和模式推进全市各校进行实践,在此基础上,通过同题异构课堂实例观察、师生访谈,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制定实施改进策略的方案;再由参与实验的教师和课题组成员进行实验—反馈—调整—再实验—收集--总结;最后形成终结性报告(研究成果)。
2.研究的过程
1.前期准备阶段(2011年9月—2012年3月):成立课题组,分解课题研究任务,举行开题论证会,采用调查法,对全校各高中进行教学有效性和学生学习策略的调查问卷,分析影响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因素和行为表征,展开第一阶段的实验研究工作,完成阶段研究总结。
2.全面实施阶段(2012年4月—2012年11月):定期进行课题研究课,立足课堂进行草根化实践研究,并对课题研讨和实践学校定期进行同课型课题研讨展示活动,以此进行检查验收,不断进行回顾总结,完成中期报告。及时调整、改进后期研究思路,进行验证性研究。
3.(2012年12月—2013年9月):拓展研制出高三“复习课”、不同专项讲评课和新授教材板块的不同课型有针对性的“自主-引导式导学案模式”。
4.完善总结阶段(2013年10月—2014年5月):对本课题研究进行有效性的分析和反思性评价,召开成果总结会议,撰写研究工作报告和结题报告,汇编研究论文集、经典课案集、学生良好策略英语学习个案集,各种课型自主-引导式学习模式导学案模式专集,出台本市英语课堂高效教学的基本要求和优质课评定标准。
3.研究的方法
1)文献法:作为学习理论、收集信息的主要方法,其中信息资料主要来源于教育理论书籍、报刊杂志以及网络下载的相关资料等。
2)调查法:主要调查在该课题研究之初,学生学习策略运用和高效教学的现状、师生理解情况以及对研究过程中、研究之后的状况进行详细跟踪调查,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事实性依据。
3)行动研究法:教师作为研究者,着重在自然状态下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现场研究,从事实本身寻找其意义。通过行动研究法不断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4) 观察法:观察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从而获取相关信息,促进和改进教学策略。
5)个案研究法:选取典型课例、典型实验对象进行研究。对收集到的各种个案进行细心的整理和分析,作出合理判断,进一步提出建议。
6)成绩对照法:对全市各校不同的班级进行成绩跟踪对比时,突出实验班即“自主-引导式学习模式”教学法实施前后的对比,实验班与普通班成绩进行对比,从而得出相应结论。
七、预期研究成果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