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课题研究>学习资料> 详细内容

试论如何加强高中议论文写作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4-06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试论如何加强高中议论文写作

江西省南康中学   董洪文

要:高中学生议论文写作存在问题较多。造成学生议论文水平偏低的原因是

多方面的。针对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对促进高中学生的议论文写作可以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议论文写作  原因  对策

针对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存在的

问题,笔者以为可在以下几方面采取相

应的对策:

一、激发学生兴趣,克服畏惧心理

留心处处有议论。要让学生打破议论文的神秘感,必须告诉学生要关注生活。生活中,人们看完电影、电视后的评说,街头巷尾的争吵,甚至泼妇骂街,无处没有“议”的影子。人们生活中离不开议论,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对于现实生活的热门话题,可指导学生去了解,去思考,去议论,以此来激发学生关注生活的兴趣,来提高学生对事对人的判断能力。

二、重视临摹,熟悉行文形式

做任何事情都有起步阶段,写议论文的最好的起步方式便是模仿。从模仿中学到行文的套路,学到立意、论证的技巧。作家李传锋在《模仿的技巧》一文中说:“作家写出作品来,几乎都是从模仿起步的,只是不少人为了崇拜创作的神秘,为了显示神童的天才,不肯去披露模仿的技巧罢了。”坦诚的话语使我们认识了模仿对于初学者来说是多么重要!教师在指导学生写议论文时,一定要为学生提供可供模仿的范文,让学生看范文如何提论点,用论据,联系实际等,使学生提笔时,心中有“谱”,有了“谱”,写出来的文章才会不离谱。事实证明,经过多次对不同类型的议论文的模仿,学生可初步掌握“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等论证结构方式,为写好议论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三、注意思维训练和立意方法的指导

(一)指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事物

角度是观察、分析事物的着眼点,也是文章立意、构思的出发点。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实都是指事物具有多面性,分析事物时要学会多角度分析,抓住材料中的每一个细节或人物逐一分析,同时又能从整体上把握整个材料。

(二)指导学生学会选择适当的角度

1)陈中求新。写议论文不能鹦鹉学舌,要努力做到自出机杼。这就需

要对题目或材料进行系统、全面地分析,找出适合自己写的,同时又能给人耳目一新感觉的角度。例如,“失败与成功”的话题是老生常谈的了,如果我们再去拼命论证“失败是成功之母”,既无必要,也无新意。要在此中寻找新的角度,我们不妨把眼光放在备受冷落的“失败”身上,让我们喊出“为失败者擂鼓助威”的声音,既出人意料,又尽在情理之中。想想生活中人们看重的是成功和鲜花,而对于各条战线上虽屡次失败但仍不断尝试的英雄们却缺少必要的理解和赞美。此角度的选择必能出奇制胜,收到良好的效果。

2)常中见异。写议论文要想不入俗套,就要敢于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反弹琵琶”就是打破常论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它往往是针对某一几成定论的观点,提出相反的、看似与原来观点矛盾的见解,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例如,“班门弄斧”原是告诫人们不要在行家面前显本领。我们可以以“就要敢于在班门前弄斧”为题,写一写如何敢于指出行家的不是,如何挑战权威,如何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又如“异想天开”,本也是告诫人们不要做白日梦,我们可以指导学生用“就要异想天开”为题来论述想象对于人类创造发明的重要性。类似的训练有助于学生从平常中看到不平常的东西,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3)俗中见巧。改变原来平常的思维角度,从事物的易为人忽视的另一角度提出观点,使文章有新的角度,巧的立意。例如,去年暑期,全国抗洪救灾轰轰烈烈,抗洪英雄层出不穷,在盛赞抗洪英雄们的壮举的同时,有人就想到了防洪英雄,认为抗洪固然重要,但防洪更重要。《杂文报》1032 期上高峡的《也要表彰防洪英雄》一文,可以说是俗中见巧的典范。事实正是如此,防洪防得好,百姓免受水灾之苦,也无须劳民伤财抗洪。但这样简单的道理却不能引起人们的重视。作者选取这个角度可谓选得准,选得巧,选得更有价值,更能引起人们的深思。生活中,防盗、防贪、防腐等方面人们又做得怎样?文章不是给人以许多遐想吗?

议论文议论角度的选择不容小视。我们选择角度时要做到新、奇、巧。但也应注意,不要为了追求新颖独到,而走上偏面、偏激的道路。我们要学会用辨证的眼光、发展的眼光来分析事物,选择适合自己论证的角度去议论。

四、推荐优秀议论文,扩大学生阅读量,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语文学习的特点是举一反三,厚积薄发。没有金字塔形的坚实的基础,学生是很难登上议论的高峰的。教师应积极向学生推荐优秀的议论文,扩大学生议论文的阅读量,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教师可以推荐《杂文报》、《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等报刊上的优秀议论文,与学生一起品读。由于这些文章贴近现实,所以学生感觉容易亲近,也容易从中学到议论的真本领。

总之,议论文教学千头万绪,一言难尽。以上仅是笔者在教学中的一点尝试和体会,还有待不断改进和提高。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