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课题研究>学习资料> 详细内容

作文梯度训练—记叙文写作指导:作文梯度训练—记叙文第三部分构思及几种典型的结构模式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4-07 19:57:00 浏览次数: 【字体:

第四章   构思的精巧                        (解决表达有序问题,了解几种结构模式)

第一节    概 述

再美的语言如果东一句西一句没有条理,也是毫无意义的。前面说过:任何人写文章都是有一定目的性的,或抒发某一情感、或宣泄某种情绪、或赞美某种精神、或揭示人生哲理,总之要表达一定的主题思想。当我们确立了要表达的内容,并且也通过平时积累有了这方面素材,那么如何清楚地把你的意思传达给别人并且让人乐于接受呢?这就是构思的问题了。构思是常常被忽视却又十分重要的步骤。文章精彩与否往往取决于巧妙的构思。

所谓构思,是写文章之前对文章内容和形式等方面的谋划。好的创作灵感,巧妙的写作角度等,都是写作的关键。记得香港中文大学微情书一等奖有这样一篇短文:《你还在我身旁》,正是抓住了让时间倒流的美好愿望,以独特的角度精心构思,写出了感人的诗句:

你还在我身旁

 

瀑布的水逆流而上,蒲公英种子从远处飘回,聚成伞的模样,

太阳从西边升起,落向东方。

 

子弹退回枪膛,运动员回到起跑线上,

我交回录取通知书,忘了十年寒窗。

 

厨房里飘来饭菜的香,

你把我的卷子签好名字,

关掉电视,帮我把书包背上。

 

你还在我身旁。

随着写作经验的增加,你会不断激发出创作灵感,有更为巧妙的设计,这些都是本书无法解决的。本章仅从形式上介绍记叙文的几种常见结构方式,希望大家熟练了以后要摆脱这些框框的束缚,写出自己的特色来。

一. 基本概念:

所谓“结构”,就是把材料根据主题的需要加以适当安排和布局,即篇章谋划。它解决的是“言之有序”的问题。这里所说的“构思”就是指如何选取素材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

许多同学不愿意构思,提笔便写,想到哪写到哪,这样的文章缺乏条理性,更谈不上打动读者了。怎样才能条理清晰地表达呢?这就需要同学们在写作之前一定要花几分钟的时间来构思。“磨刀不误砍柴工”,有的同学这样做了,便尝到了甜头:以前作文写到一半就卡住了,不知接下来怎么写了。经过构思后再写作,胸有成竹,一气呵成,文章读起来也顺畅多了。

二.结构安排的一般规律:

一般情况下,我们要按照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内在联系来安排文章的结构。如:写小说,则按照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来安排结构;在论述文中,则一般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来安排;而记叙文一般按照时空顺序安排结构。

注意:文章结构要反对程式化、八股化。这里介绍一些结构方式,只为抛砖引玉之用。大家一定要在平时的阅读与写作中多多积累,多多学习借鉴好的方法,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结构总要求:严谨、自然、完整、统一。

一般记叙类文章结构方式有以下几种:

1以时间的推移为顺序;

2以空间变换为标志来安排层次;

3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采用“纵横交叉“的办法来安排层次;

4以材料的性质分类来安排层次(即逻辑顺序:如不同侧面等);

5以作者认识发展顺序来安排层次(如欲扬先抑就是这类);

6以人物意识流动为顺序来安排层次。

 三. 了解一些表达的技巧对于安排结构大有帮助:

写作手法是一种统称,包括:“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 “结构手法”等。

表现手法包括:托物言志、侧面描写、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叙事抒情 、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直抒胸臆、欲扬先抑、对比衬托、卒章显志 、象征、 用典 、想象 、联想 、反衬烘托、 托物起兴、 渲染 、虚笔、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动静相衬 、层递、 深化主旨 、以小见大、点面结合、白描 、讽刺夸张等等。

表达方式包括: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

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反问、设问、引用、反语等。

结构手法包括: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伏笔照应 、铺垫悬念、 承上启下、首尾呼应、 顺叙 、倒叙、 插叙等。

常见表现手法概念及作用:

1 对比:在文章的主体结构或主要内容中,把事物现象和过程中矛盾的双方,安置在一定条件下,使之集中在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即为对比的手法。对比作用:a.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揭示本质;b.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c.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2 象征:此方法指,文章借用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来暗示特定的事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或者说,借用某一特定的具体的事物来表现抽象的思想感情,使之形象化,使表达的意思更为含蓄、深刻。注意:象征体和被象征体之间要有共性。象征作用:a. 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b.表达了~~~~的感情;c.使所要表达的意思更加含蓄深刻;d.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3.欲扬先抑【先抑后扬】:这是一种人物描写技巧。“扬”褒扬、抬高;“抑”按下、贬低。作者欲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义处落笔。欲扬先抑作用:a.显示一种变化的节奏美,使文章情节曲折动人,激发读者阅读兴趣;b. 为表情达意蓄势,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情感表达更加充沛;c.造成鲜明对比,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d.如果在文章最后面出现“扬”,还可以起到卒章显志的作用。

4.讽刺夸张:夸张是一种故意“言过其实”的形象化手法,可以突出人物,强化感情。讽刺是人们针对社会生活中不合理的、错误的或者腐朽的人或事,用讥讽、嘲笑的手法,突出其矛盾的所在,以达到贬斥、否定、批判的目的。夸张讽刺作用: a.夸张可以突出人物,强化感情,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b.讽刺可以使语言辛辣幽默,加强文章深刻性和批判性。

5. 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托”借、假托的意思,可以从志向、情趣、理想、追求、来描述物表现志。通过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多用于诗歌、散文创作)。如刘禹锡的《陋室铭》,就借自己简陋的居所来表达自己安贫乐道、追求高尚品德的志趣。

6.借景抒情【或者借物抒情】:通过对事物的描写或环境的渲染,来抒发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感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如朱自清的《春》,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春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7.衬托:文章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相反、有差别的事物作陪村,这种“烘云托月”的表现手法就是衬托。用类似的事物作陪衬叫正衬,用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叫反衬。衬托作用: a.可以突出主体事物的特点,b.强调作者要表达的情感,c.增强语气,d.使意义明显。总之起“加强、 突出、 显示、 增强” 等等作用。

如周敦颐的《爱莲说》中用菊花来正衬,用牡丹来反衬,突出莲的高洁。

四.写作时,在结构段落上应该注意:

1.恰当合理地分段。一般一个自然段表达一层意思,要表达另一层意思时,就要另起一段,这时要恰当运用过渡,使分段自然。有人用手型作文结构来形容文章的结构:

开头:如同大姆指(短粗且有力量),三两行为宜,且有力,点题;

结尾:如同小姆指(比大姆指高,),三四行为宜,升华高度。例:开头写一个人,结尾写这个人对你的影响和改变。

剩余三段:食指(起因),中指(最长:经过),无名指(结果)。这是以写人为例。

当然这是大体规律,同学们要学会根据具体内容的需要来分段。

人们常把文章开头中间结尾比喻成:凤头、猪肚、豹尾,这是很恰当的。

2.安排文章结构时,还要注意:开头和结尾相照应;行文和标题相照应。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使文章结构更加严密,更有利于表达中心。如何照应呢?

文题照应,就是使文章内容与题目相互照应,尤其是开头一下笔,就紧扣中心内容,照应题目。

尾题照应,就是使文章的结尾与题目相照应,通常又称“结尾扣题”,即结尾点明文章题目的含义。

首尾照应。在文章开头提出问题,结尾时作出答案或总结,首尾互相关照

文章结尾,归纳全文,照应题目,具有强调中心或画龙点睛的效果,便于抒发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有利于读者理解内容,掌握中心,受到感染;具有收拢全文的作用,使文章放得开、收得拢,严密紧凑,浑然一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伏笔照应。伏笔就是预先埋伏下的笔墨。也就是说,关系到整个情节发展的某些重要环节,需要在恰当的地方加以交代和照应。

3.确定详略。重点内容要多用笔墨,详写。如何详写?如何写得生动感人?这要用专门一个专题来说。

4.抓住情感的触发点。生活处处有精彩,只是缺少一双慧眼。同样是一件平常小事,有的人就能写得生动,感人,使读者产生共鸣。最关键的一点是他抓住情感的触发点。所以大家要善于挖掘,多角度思考。你在选取某人某事时,肯定有某些东西打动了你:某种精神、某种情感……你写出来也同样要感染读者。我们就需要你抓住能触发人们情感的东西,尤其要善于抓住感人的瞬间:通过一句话、一个动作等体现出来的某种可贵精神、饱含的某种深情……这一处要抓住并着力刻画,即要详写。

总之我们写文章,仅仅完整还不够,更高的要求是结构要严谨。所谓结构严谨,就是指在结构完整的基础上,开头结尾、段落层次、过渡照应、线索顺序等方面都能体现作者清晰缜密的思路,体现客观事物的严密逻辑,体现人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结构严谨是考场作文获得高分的重要标准之一。

五.常见的文章结构方式:

前面已经向大家介绍了记叙文安排结构的几种方式,但不够具体。为了帮助同学们复习考试,快速提高写作能力,这里向大家介绍几种目前考场上常用的几种结构类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记叙文结构方式分类:

 

 

1 、线形结构模式

所谓“线形结构的记叙文”就是全文只写一件事情的记叙文形式。就是将一件事情按其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或空间转移顺序一条线写下来。这种形式的记叙文内容很单纯,但如果作者善于捕捉感人的瞬间,抓住重点描写刻画,以真情打动读者,同样能写出好文章来。

2 .块状结构的记叙文

所谓块状结构的记叙文就是指一篇记叙文可以分割成几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有明显的层次结构的作文形式。这类记叙文一般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选取几个不同典型事例组织成文,多为赞美某人物精神品质、表达某种情感、述说多彩生活等等,题材广泛。块状结构的记叙文形式多样,大体为“总—分—总”结构,其中“分”的部分有以下多种形式:

①  无明显标志,各自然段分别写不同事情;

②   有小标题作标志,使得文章层次更加清晰,形式更加美观。对文字小标题的要求:语言简洁,结构一致。对组成记叙文的每个片断的要求:夹叙夹议。

③   过渡句标志:这种形式是最美的记叙文结构形式。各段有结构相似的过渡句或领起句开头,或结尾有结构一致的议论抒情句收尾,这些句子单独抽取出来就形成一组优美而有气势的排比句,既在文章内容上有过渡作用或领起下文等等作用,又在结构上有标明层次、美观形式的作用,还有统一主题、增加文学意蕴的作用,再次就是有娱人耳目,悦人身心的美妙的艺术效果。

另一种划分方法:

1. 纵式,即文章层次主要以纵向形式展开。

①以时间为序

②以作者情感发展脉络为序

③以逐层深入的论证为序

2. 横式,即文章层次主要以横向形式展开。

①以空间为序

②以材料性质的分类划分层次

3 .合式,即纵横式,指文章层次以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形式展开

实际上文章的结构方式很复杂,也很难划清界线,按什么顺序组织材料,关键要根据具体文章的表达需要来决定。

 下面具体说说几个常用的结构方式:

(一)一线贯穿。以大家熟悉的《背影》为例,文章主要记叙了一个中心事件,以事情的发生发展为序,先交待起因(背景),再叙述经过,详写感人瞬间,最后写感悟。这是一种最常用的结构方式,适合单一事件的记叙文。其特点是用一条线索把有关材料贯穿起来,使之浑然一体。还可以按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等等安排结构。

(二)抑扬转换。欲说其美,先写其不美;欲说其不美,先写其美,这种以退为进的结构方式,叫做抑扬转换。一些以情感变化为线索的文章多用此法。运用得当,情节因此跌宕起伏,人物因此形象丰满,主题因此深刻突出。

(三)镜头组接。除开头结尾之外用三四个大的段落作为文章的主体部分,围绕一个主题将几件事或某件事的几个侧面并列或交错展开。

(四)段落排比。以一个与文章主题表达密切相关的句子作为基本结构素材,然后采用相似句型或段落的不断反复,形成全文结构的主体框架。这些反复句可以在各段开头,也可以在各段结尾。恰当运用排比段,不仅可以增强语言的气势,更能集中地表达某种意思或感情,而且可以造成结构形式的整齐美,增强文章的艺术美。每段的开头加在一起构成一组排比句式。整齐的句式,严谨的结构,使文章独具特色。

(五)巧设悬念,一波三折。写人叙事时有起有伏,一波三折,以吸引读者。从而激发起读者阅读兴趣。

还有很多结构方式,这里不再赘述。总之文无定法,采取什么样的结构方式,要以服务于内容为首选,平时在阅读时还要用心学习借鉴。

了解文章的结构方式还不是目的,大家要学会在写文章之前列提纲。开始学习时请大家认真动笔写出提纲,熟练之后可以打“腹稿”。但无论如何,构思,是写文章前的必经之路,只有认真做好这一步的人才能写出好文章来。

总而言之,前面介绍了种种技巧,目的只有一个:更好地突出文章中心。因此,无论采用任何方式,要遵循这样的原则:围绕中心选择典型材料;处理好详略;重视细节描写。

六.不同结构方式如何选取:

   了解了文章的不同结构方式,如何应用呢?针对具体的作文题目,该选取哪种方式呢?当然文章的表现形式是灵活多样的,但为了帮助大家完成应试作文,这里提出两点个人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仅对记叙文来说,从宏观角度看无非有线形结构和块状结构两种方式。一般情况下,写亲身经历的事件的、写情感心境变化的、写所见所感的等等,更适合以时间、空间等顺序一线贯穿结构全篇,记叙单一事件。

2.写家人朋友同学表达亲情友情的、写人写事赞美高尚情操的、写人生理想及成长经历的,有时可以用块状结构来组织文章。例如写人的可以选取几个典型事例,以一条或两条(明暗)线索贯穿全篇,表达真挚情感或赞美高尚情操;写成长经历也同样可以选择几个典型片断,展示自己不断长大成熟的过程等等。注意,块状结构中几个材料的先后顺序安排很重要,大家在拟定提纲时要思考:如何安排才能更好地表达情感、突出中心。

七.作文准备—列提纲:

做任何事,胸有成竹才有成功的把握。写文章也是一样。不事先构思巧妙安排,很难写出好文章来。列提纲,是下笔之前至关重要的一步。

作文提纲范例:

(1)题目。要把题目(或补充完整的题目)写在第一行正中间。

(2)主要内容和中心。要在题目下面,简要地写出这篇作文的主要内容及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3)结构安排。这是作文提纲最主要的部分,设计时需要注意做到以下五点:

 ①安排好材料的组织顺序。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全文一共准备分为几大段,每段写什么,要以小标题的形式、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起来。

 ②确定好重点写的内容。要依据表达中心的需要,确定出哪些内容是主要的,哪些内容是次要的,标明“详”、“次详”、“略”的字样;重点段又打算分几层来写,先写哪层、后写哪层,具体列出准备重点写的步骤、次序。

 ③依据文章选用的材料及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确定好开头、结尾的方法,并在提纲中简单注明。

 ④设计好点题的时机及具体的方式、方法。

 ⑤考虑好层次之间、段落之间该如何衔接过渡,哪些内容需要照应,如何照应,也简单标注一下。

下面就是一则比较实用的作文提纲:

题目:难忘的一件事

主要内容:我的脚扭伤,周丽照顾我。

中心思想:关心同学、急人所急。

结构安排:

一、在练习跳绳时,我扭伤了脚。(略)

二、周丽同学热心照顾我。(重点段)

1.周丽把我扶到她的家。(次详)

2.周丽给我洗脚,喷“好得快”。(详)

3.我好了一些,周丽又小心地搀我回家。(次详)

三、我十分感动,至今记忆犹新。(略,点题)

制定作文提纲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第一,文章的结构形式是否有利于主旨的表达?选材是否切题?立意是否明确、深刻?材料是否典型?材料的组织安排是否严密、合理,能否突出中心?

第二,务必要养成“不列提纲不作文”的习惯。常见一些同学作文之前不列提纲,见到题目思考片刻便提笔行文,写写想想,想想写写,结果,既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又严重影响了作文的质量。相反,事先列好提纲或打好腹稿的人,写起文章就能胸有成竹,一气呵成,写出的文章也层次清晰,文从字顺。

这就提示同学们:要作文,先列提纲;不列提纲不作文。平时要这样,考试或参加作文竞赛更要这样。

    从下一章开始,我们将选取几个典型结构方式练习写作文。

同学们,你准备好了吗?作文其实一点也不难。

 

练习:

下面的作文题目,请你想一想,哪些适合写记叙文?哪些适合写议论文?写记叙文的,根据试题的要求和对关键词及中心词的分析,文章应该以什么为中心?取材范围是什么?结构上适合哪种方式?

 1.2012浙江杭州中考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亲爱的同学,现在你正坐在试场里进行着语文学科的考试,相信你经过三年的努力学习,一定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其实,我们在学习中、工作中、生活中……无不经历着一次次的“考试”,倘若能交出一份份满意的“答卷”,那么,在行进的路上,我们会走得更欢畅,更坚实。

请以“一份满意的答卷”为题目,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2.  2012四川南充中考作文题:下面两题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⑴有人陶醉于春日的和风细雨,有人惊心于夏日的狂风暴雨,有人伤感于秋冬的凄风苦雨……风雨是大自然的抒情诗。其实,人生之旅并非一路阳光,也会有风雨相伴,所以才有了“风雨同舟”“风雨兼程”“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劝勉和激励……请以“风雨”为话题作文。

要求:①自拟题目,内容紧扣话题;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扣分。

⑵请以“爱在(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立意正确,思想健康。

②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3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扣分。

3.  中考江苏连云港卷作文题: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海子说:“风后面是风,天空上面是天空,道路前面还是道路。”

请以“道路前面还是道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

③  得抄袭;

④  数控制在600—800字之间;

⑤  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4. 浙江温州2012中考作文题目:向前走

走过岁月的四季,我们一路向前走;穿过历史的尘烟,我们的民族向前走。

总有一种力量激励着我们向前走。向前走,需要满怀的激情;向前走,需要理性的思索。  向前走是成长,是希望,是信念,是责任,是挑战,是突破……

请根据该材料以“向前走”为,写一篇文章。

第二节   段落排比结构法

初中阶段的记叙文多以写人叙事为主。写人的文章有时强调要从不同角度选取不同的典型事例以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同理,叙事文章也要从不同角度选取典型材料,进而从不同侧面展现生活的全貌。这些从不同角度选取的事例自成一体,相对独立。如果在每段的开头或结尾用相同或相似的句子使全文构成排比段落,这种结构方式无疑会使文章增色不少,结构更加紧凑,中心也更加突出了,也更有利于情感的抒发。

构成排比段式的这些排比句,一般放在各段的开头或结尾,当然在开头和结尾所起的作用有些区别,开头一般有领起作用;结尾一般是总结升华作用。排比句的形式多样:

1. 根据内容及表达的需要,自己拟写与该段内容相关的排比句;

2. 以时间顺序构成排比:如春夏秋冬四季、成长的各个时期等;

3. 以空间顺序构成排比:如写丰富多彩的生活,可按在学校、家里等地点转换来写;

4. 引用古诗、名言、歌词等构成排比;

5. 开头或结尾的反复构成排比;

其他:根据内容及表达的需要,你还能想起好多好多,这里不再赘述。

   

在此与大家分享我的一篇下水作文:

一路上有你陪伴

  绿叶陪伴着红花,无怨无悔;星星陪伴着月亮,不离不弃。狂风暴雨,坚强走过;风霜雨雪,无所畏惧。只因,一路上有你陪伴。

那一年,我们经历了一次撕心裂肺的痛。由于一场车祸,从此以后,宝贝,你成了我生命中的唯一。你幼小的臂膀,还不能承担多少重量,你那澄澈的大眼,惊恐地看着这个世界,那样纯、那样真、那样无助……从此,我不断告诉自己:我不孤单,我的世界还有你!

春天,我们牵手走在过去共同走过的林荫路上,寻找着五瓣的丁香。听说,找到的,能得幸福。花香袭人,空气中似乎还凝固着那爽朗的笑声。我朦胧中伸出的手,心碎地停留在风中……几近崩溃的时刻,你那滚热有力的小手紧紧握住了我,充满生机与活力……我不再消沉,生活还要勇敢地继续,因为我的世界还有你!

    那个炎热的夏季,我经历了人生又一个低谷。诸多不顺,心里格外烦闷。有人说,苦闷难耐时大哭一场会把一切烦恼释放出去。远在他乡的我当时竟像个孩子,强烈地要奔回家去。我要紧紧抱住你,贴近你小小的胸口,感受那咚咚的心跳;枕着你柔弱的肩膀,释放长久的压抑。尽管你还不够强大,但却能给我无穷的力量,让我得到安慰,鼓起勇气,勇敢面对一切……

寒来暑往,你在成长。你不再总是需要我的呵护,而更多的,我感受到了懂事的你,最暖的关怀。节日里,我会惊喜地收到一束鲜花,它们美艳无比;劳动过后,你有力的小手会及时地在我酸痛的背上敲击出快乐的节奏,把疲劳全部赶走。更难忘,那个生日,你用上了全部积蓄第一次独自去商店,买回了一个大大的玫瑰蛋糕。晚上,你亲手点燃了蜡烛,烛光映着淡粉色的玫瑰花,熠熠生辉。我坐在花前,心潮澎湃,又一次模糊在烛光里……你让我感到,我的坚持是多么值得!我欣慰,因为,我的世界还有你!

人生路曲折坎坷,布满荆棘。狂风巨浪里,总会有亲人给予我们无穷的鼓励,让我们乘风破浪,勇于进取。再大的风浪也吹不垮我们,因为,在我们身后,有你们筑成的堡垒,坚韧无比。

宝贝,我骄傲,一路上有你!

 

   本篇文章是依据一道中考作文题目而作,表达得很含蓄。成年人的感情孩子们可能不很理解,所以同学们不要在内容上深究,只关注一下文章的形式即可。这里只是想以此文抛砖引玉,希望能使大家感受到排比式段落结构的特点。我的设想是以“一年四季像征生命中时时有宝贝的陪伴与安慰,使我不断克服困难,走出人生的荆棘”这一思路结构全篇。各段结尾反复“一路上有你”,既使文章结构上更加紧凑,也便于抒发情感,深化主旨。

     大家写之前可以作这样的设想:文章标题是什么?主旨是什么?依据内容设计一组怎样的排比(构成排比段式)?之后成文。

 

    现在大家对这一结构方式了解了吧?什么样的情况下应用这种段式呢?使用这种结构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1. 文章选取多个典型事件,分别从不同侧面表达文章的主旨,此种情况适合用排比段式;

2.  采取这种段式的文章多为总分总结构,中间排比段式中的排比句也不必强求完全一致,否则会使文章显得呆板,要依据表达的需要灵活运用;

3.  注意合理安排中间排比段落的顺序,或以时间、或以逻辑、或以递进等关系安排,这样才有利于主旨的表达,使文章脉络清晰。

4.  再美的形式也是为中心服务的,要注意合理选材,不能为了追求形式美而胡乱拼凑,没有中心,不知所云。

    现在我们来作一个练习:请以排比段式结构来构思下面几篇作文,列出提纲:

1.母亲的一句叮咛,老师的一个眼神,朋友的一声问候,陌生人的一次热情相助……都让我们备感亲切、备受鼓舞,也是我们走出风雨,走向远方的勇气和力量。

  请以"点点滴滴都是爱"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

  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600字

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  你是我心中的一首歌提示与要求:(1) 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2) 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3) 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4) 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5) 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字数在600~700字之间。 

第三节   欲扬先抑结构法

谈到欲扬先抑,大家都愿意引用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富家的老太太要过生日,他的几个儿子便请唐伯虎题诗祝寿。唐伯虎落座后,挥笔写下了第一句:“这个婆娘不是人。”此句一出,举家亲朋都十分震惊,富翁十分愤怒。接着推出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众人由震惊转为喝彩。当写至第三句“儿子个个都是贼”时,众人又由喝彩转为震怒。待写完最后一句“偷得寿桃献至尊”,大家无不拍手叫好。

    短短四句诗,为什么能如此跌宕生姿?原因是运用了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

    可见文章中如果运用这种方法必能激起波澜,引人入胜。

    1.什么是“欲扬先抑”?

“扬”是褒扬,抬高;“抑”是按下,贬低。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用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一般来说,总是在一两件小事中,突然转变了看法。在转变过程中,情感自然,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这种手法的好处是,能够很好的表达出作者充沛的感情。例如《阿长与山海经》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回忆了有关长妈妈的几件事。就是这样一个“我”并不喜欢的、有着诸多缺点的人做出了令“我”终生难忘的事,体现了长妈妈对“我”的关爱,从此“我”的感情也发生了巨大转变。通过这篇回忆文章也表达了“我”对长妈妈的深切怀念之情。这里不详细说了,大家在课堂上分析得够详细了,如果你能从写作的角度来学习借鉴一下,会获益匪浅:围绕情感变化精心选取典型材料,恰当组织安排,确定详略,结构成篇。

2. 运用“欲扬先抑法”要注意好两点:

一是写“抑”之笔,目的是为了“扬”。“抑”和“扬”不是对立的,“抑”是为了衬托“扬”,“抑”中藏着“扬”。

二是抑和扬要有分寸。一般来说,“抑”和“扬”的落差越大,其艺术感染力就越强,但无论是“落差”怎样大,都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个性,都要符合情节的发展。

3. 适用范围:

许多题材都适合用此种方法表现,这里只举几方面,帮助大家打开思路,相信你的想法会更多:

1可以写亲情、友情,写“爱”的题材,写出你的情感变化,由不理解到理解、感动的过程;

2可以写平凡的人、丑陋的物,写出他(它)崇高的品质;

4. 写作要点:

1要明确所写人、物最令你敬佩的品质体现在哪里;

2用哪些材料体现“抑”,用哪些材料表现“扬”,如果写人,还要思考“抑”“扬”转换的重要事件是什么?往往把那些表面的东西、个人当初片面的认识作为“抑”的方面;人物、事物实质上表现出来的可贵精神品质作为“扬”的方面。写法上往往采用对比烘托、叙议结合等方法。

3此种方法多适合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组织安排典型事件。

以上归纳只为大家提供一些思路,文章不应该有固定模式,请大家依据表达的需要灵活运用。

 

练习:从下面两个题目中选一个,尝试用本节的方法完成一篇作文,注意:一定要写出真情实感。

1 命题作文

花开花谢,春去秋来。不经意间,我们发现自己在慢慢长大。回首逝去的岁月,总有一些人让我们心存感激:或许是相依相伴的家人、老师,或许是短暂相逢的同学、朋友,或许是擦肩而过的陌生人,他们体贴入微的照顾,严厉中善意的批评,看似平常的只言片语……都化作一份厚重的情感沉淀在心底,伴我们成长,让我们难忘。

请以“让我心存感激的人”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

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600字

①  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 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没有一颗心生来就喜欢孤独,所以我们需要朋友。我年轻的朋友,谁是你最好的朋友呢?是和你形影不离的那个同学吧?但,也许恰是你的竞争对手?也许竟是你的童心老爸?也许,却是你满架的好书、外婆家中的酸枣树?或许,你和苏轼一样“侣鱼虾而友麋鹿”;或许,你沉入音乐海便“沉醉不知归路”?

  题目:我最好的朋友

要求:请将题目填在下页作文格的第一行,然后写一篇六七百字的文章,以记叙为主,要有描写,并适当抒情和议论。文中不得透露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第四节  “蒙太奇”结构法

     一、基本概念:

“蒙太奇”是电影术语,是将不同时间地点下发生的事情,以不同的镜头一一展示出来,以反映某一主题。作文也可以采用这种结构方式,描写各个不同的画面,这些画面有机组合,反映某一主题,或表达某种的情感。

  为了使大家更好地理解各种结构方式,这里举个简单的例子:例如写“我的幸福生活”,可以采用前面讲过的块状结构方式,也可以说是“横式”结构:我的学习生活——我的课余生活——我的思想发展。还可以采用“纵式”的结构,以时间为序,从学前班——小学——初中,以各不同阶段的典型事例反映我生活的全貌。 “蒙太奇”的结构类似于块状结构方式,但跳跃性比较大,例如有的同学这样安排的:旺旺果奶——小指挥员——外滩跳远——鱼儿上钩(选自《中考话题作文五步成功法》)。几个片断看似毫无关系,实则从不同角度反映“我”的幸福生活。

二、应用要点:

运用“蒙太奇”(镜头剪接)法这种体式构思文章有着独特的优势: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空约束,给作者留有相当广阔的自由创造的天地。同时也要注意: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是串联文章全部内容的思想红线。因此,所选的镜头片断,无论是人物生活片断,抑或是景物描写片断,甚至是故事、抒情片断,都要服从表达主题的需要。

三、怎样把镜头剪接成文呢?

主要有两种组合法:一是横向排列组合;二是纵向排列组合。纵向和横向排列是两种常见的镜头组合方法,在实际写作中,还可能有其他不同的剪接方法。

镜头剪接法在结构形式上多种多样,例如:一是用小标题,概括画面内容;二是用“一、二、三”的形式排列;三是用第x幕表示;四是综合式,即或用序号+小标题,或用第x幕+小标题;五是什么都不用,只让画面一个接着一个的展示出来。

四、具体结构形式:

刚开始有的同学可能写不好,大家可以先按照一定的套路去写,熟练之后再按照自己的想法,写出自己的特色来。“蒙太奇”这一结构大体可以按照“总—分—总”这一方式安排。开头和结尾也有很多艺术手法,我们将专门进行练习,这里不作单独介绍。中间“分”的部分注意以下几点:

1. 可以分成三段,一段一个材料;

2.  一定要围绕中心选材。材料可以是不同时间、不同人物、不同场景的事件(例如赞美某种精神品质,可以选择不同行业不同人物不同事件,赞美各种美德);也可以是同一人物不同事件(例如写某人的崇高品质,可以选择该人物不同时间、地点的不同事件,从不同角度赞美人物多种美好品德,这样选择使人物有立体感,形象更丰满);

3. 合理安排三个段落的顺序,段落间的过渡自然流畅。

这一方式与段落排比很相似,大家可以依据表达的需要结合使用。

  五、例文:

 

有时,我也想任性一次

乖巧的我从未想过叛逆;听话的我从没记得反抗;但文静的我,有时也想任性一回。

小时候,望着橱窗中心仪已久的小熊维尼,我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相信很快我就能拥有它了。然而妈妈手中却捧着一本厚厚的字典,她说:“只有读好书,长大才能有出息,到时候想玩什么就玩什么。”于是,我告别橱窗,接过字典,不舍地离去。仿佛心中推动了什么般,我知道,那是一个孩子本该有的意真,现在却被一双无形的手紧紧扼住。

小学时,“对不起。”我满脸歉意地看着不得不“搬家”的同桌。空气里含着令人窒息的元素,一片诡异的沉寂。她默默地离去,渐小的身影在我的心灵上烙上重重一记,很不舍,但——“跟一个差生在一起坐会影响你的学习的,最好换一个好生给你,我去找老师。”妈妈的话犹在耳边。我的心骤然抽紧,一段珍贵的友谊难道都不能拥有吗?我无语。

中学时,假期来临之际,“音乐培训班”“数学培训班”之间我犹豫不决。我热爱音乐,但我知道学习同样很重要。我不是一个受上帝眷顾而天资聪颖的孩子,优异的成绩,需要比别人多一倍的勤奋和汗水去争取,我颤栗了。妈妈,对不起,就让我任性一次吧!于是,我如愿踏进了“音乐培训班”,妈妈只是沉默,然后闷声走进房间,重重的关门声让我犹豫了,难道我做错了吗?

现在,未发现我的歌喉如此优美动听,满足于获得的鲜花和掌声,我想,妈妈会谅解的吧。但现实就是如此残酷,一个清晨,妈妈小声地对爸爸嘀咕:“这孩子,要是当初报了‘数学培训班’,学习肯定不会落下来。”这些话刚好被起床经过的我听到,心仿佛被万箭射穿,滴血地疼。当我把“音乐大赛一等奖”的奖状递给妈妈时,妈妈神情复杂地看我一眼,默默地离去。一阵风吹来,吹走了奖状,也吹散了滴落的泪,吹碎了我的心。起步又止,无人在乎,要它何用?

睡梦中,小熊维尼微笑着向我招手:阔别已久的同桌紧握我的手,轻声说一句“好久不见”;舞台上的我自信地向观众展现歌喉……

我知道前方的路很坎坷,但我仍想走下去,用我自己的方式,不再是任人摆布的玩偶,我要自己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

清晨的阳光射入树林,调皮的露珠在地上绽开一朵小花,我张开双臂,呼吸着自由的空气,自由真好!有时,我真的想任性一次。(2008年江西省中考满分作文)

 

 

 

 

2011山东潍坊中考满分作文:

我心中的太阳

我是这耀眼的瞬间/是划过天边的刹那火焰/我为你来看我不顾一切/我将熄灭永不能再回来/我在这里啊/就在这里啊/惊鸿一般短暂/像夏花一样绚烂   ——朴树《生如夏花》  

我们会在周末偷偷溜进校园,平时乏味的教室俨然一个硕大的游乐场。呼吸着同样的空气,却是别样的欣喜。我们踩着操场上的阳光,把秋千荡出各种花样,望着蓝天,唱着属于我们的歌;微笑,纯得没有一点杂质。  

这就是我们,会在枯燥乏味中找乐的我们,哪怕一点点快乐与希望,都能点燃整颗心的光亮。  

我喜欢和朋友们抽空去画室。我是学素描的,而我的朋友们有的学水粉,有的学国画。  

老师会抚着我们的头说,好好学,然后去教小弟弟小妹妹。于是,我们穿梭在被教与教之间。我们被寄予希望,然后,又传播希望,就像初升的太阳,被寄予新一天的希望,也让别人看到希望。  

希望,对于我们这群孩子来说,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我们,是一群爱文学的孩子。捧读余光中的《满亭星月》,感受虞姬的爱恨情愁,是我们最大的幸福。幻想屈原的悲怆与无奈,看他纵身一跃,沉到江底那悲切与决然,竟沉沉地落到我们心底。  

夜凉如浸,虫吟如泣。我们不断地合上又打开一本又一本的书,我衷心地想说那就叫传承。文学,是一种精神,虽然我们在浩瀚的文学面前,还是不知所措,但那份渴望与执著,就是希望。  

我们,还有我的朋友们,是那绚烂的夏花,像那初升的太阳,我们为小小的快乐而感到幸福。我们会在知识面前吃惊地张大嘴巴,我们会在看看历史、望望未来中茁壮成长。  

看见太阳了吗?那个充满希望,又给你希望的太阳,就是我们啊!  

 

【点评】   作者用散文的笔法演绎文题,从朴树的歌《生如夏花》中迸发灵感,沟通文题与主题的联系。行文中采用电影蒙太奇手法,将周末校园的欢乐、画室的精彩、捧读文学作品的陶醉等画面进行精心剪辑与组合,构成一幅如初升的太阳般灿烂的画面。文章构思奇,立意深,语言美,是一篇难得的考场佳作。  

 

练习: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个作文:

题一:请以“我心中的那 (一轮太阳、一抹绿色、一份真情、一丝牵挂)”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山野里的第一朵迎春花开了,留下了你采撷和追求的脚印;园子里的第一阵果香飘来了,留下了你收获和思考的脚印;混浊的小河边,留下了你畏缩和退却的脚印;泥泞的黄土路上,留下了你徘徊与进击的脚印。

  开拓不止,路才无尽。身后是脚印,前方是太阳,不必徘徊顾盼,但只用力前行!

  请以“深深的脚印”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如选题一,请在提示的四个选项中任选一个词语补全题目;如选题二,围绕话题自拟题目。(3)不少于600字。(4)书写工整,规范。(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第五节  巧设悬念结构法

一.基本概念

我们常看一些侦破片,一开头总是呈现出犯罪现场,接着被害人是谁?为谁所害?怎样害的?一个又一个疑问出现在观众脑海,抓住观众的心,这就构成所谓悬念。同样,写文章如果采用这种方法,也可以紧紧抓住读者的心,使文章波澜壮阔,激起阅读兴趣。

悬念,就是在文章开始设置一个疑问或矛盾冲突,或者在情节的关要处突然打住,有意插入某一个精彩片断,先不交代其前因后果——故意布下疑团,以引发读者阅读兴趣,曲曲折折地展开故事。“悬念”又称“卖关子”“抖包袱”。

这种结构的好处是能避免结构上的单调,使文章的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前面讲过的抑扬转换法也有人归为此类,从效果上看这样划分也是合理的,本资料不对如何分类进行详解。

二.应用指导

设置悬念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适用于线形结构的记叙文中,类似于倒叙和插叙。还可以利用文章的铺垫巧设悬念,在后文的照应中揭开谜底;也可以是开头提出疑问,最后解开疑团。

第二,设置悬念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要在疑问和曲折中展示人物的性格或事件的意义。 

第三,设置悬念还要符合这样的要求:它能让读者产生疑问,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能使文章情节起伏,波澜壮阔。

第四,设置悬念贵在巧,巧于藏而不露。即:设悬要根据情节的发展和文章的结构要求而定,如果脱离了这些设悬就显得虚假、不可信,也失去了设悬的作用。

第五,设悬要早,解悬要迟。设悬早能抓住读者,解悬迟以从容地表现人物、叙述事件。

第六,设置悬念的位置除了在文章开头以外,文章的标题、题记、行文过程中都可以巧设悬念,兴起波澜。

 

三.作文练习:

1.命题作文: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遇到自以为天大的难题,会遇到自以为无法战胜的坎坷,会遇到自己几乎不敢面对的抉择……然而,等事情过去之后,我们往往会发现,这一切并不如自己想象的那样难,当我们感觉它很简单的时候,我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伯成长了。

请以“其实很简单”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  将题目抄写在作文纸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

②  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④  不少于600字;

⑤  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班级名。

2.众所周知,昆虫之中,蜜蜂的智力比苍蝇要高得多,而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威克教授却做过一个实验,把几只蜜蜂放进一个闰放的瓶中,瓶底向光;蜜蜂们向着光亮不断碰壁,最后停在光亮的一面奄奄一息;然后在瓶子里换上几只苍蝇,不到几分钟,所有的苍蝇都飞出去了。原因是它们多方尝试——向上、向下、向光、背光,一方不通,立即改变方向,虽然免不了多次碰壁,但最终总会飞向瓶颈,脱口而出。

上面的材料至少说明了这样一些道理:成功来源于多角度的尝试;眼中所见到的未必就是真实的;成功与智力并非有必然的联系;碰壁之后要学会改变方向。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②  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③  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④  不少于600字。

⑤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班级名。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