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方式转变的研究》研究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新一轮课程改革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调整、课程内容的更新、课程资源的开发、教学方式的变革等,过去熟悉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被打破了,衡量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转变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内容与方法,适应新的教学评价方式,将是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特别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减负增效的时代要求下,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结合我校实际,坚定不移实践“目标教学策略”课堂改革,建立起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使学生形成以“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交流合作”为特征的新的学习方式,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研究意义
在新课程体系正处于实施的转型时期,探讨高中数学教学方式转变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理论价值
1.有利于巩固和扩大新一轮数学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
许多中小学校、数学教师在推动新一轮课程改革过程中,对教学方式进行了一定程度和范围的改革,客观上收到了有利于学生素质培养的效果。但是在数学教学方式转变中出现的盲目性、随意性、被动性所带来的危害如果不解决好,将直接关系到改革的成败。加强对数学有效教学方式转变的研究,能够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化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能够巩固和扩大新课程改革的成果。
2.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促进学生的发展。
有效教学方式的采用,转变了以往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方式单一的课堂模式,不再是传授给学生单一的学科知识,而是教他们各种学习与研究的方法,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使其充分发挥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进行探究式学习,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如何获得知识,如何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实践价值
根据学校实际,开展本课题研究,有利于提高新课程下高中数学的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数学课堂教学是教师核心的工作环节,课堂教学也能最集中、最充分反映出数学教师的整体素质,学生的数学学习也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因此教学方式转变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根本途径,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根据新课程体系的特征和新课标的要求重新审视高中数学教学方式,能开拓新一轮教学改革的视野和思路,找到推动有效教学方式转变、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方法和措施,把教学改革的出发点、落脚点都放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上,从而显著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
课题组主持人:童先峰
课题组成员: 朱正峰、罗建宇、陈燕、刘彪、吕兆勇、黄志娟
三、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综述
有效教学的研究由来己久,应该说自从有教育开始,人们就一直在追求教学的有效性,只是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家,有效教学的理念和策略不同。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学”的提出是当时“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有效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夸美纽斯从减少教师的重复劳动角度考虑有效教学,提出“班级教学规模”,实现一个教师可以同时教很多学生的目的。杜威从“人的问题”、“教育与生活”的关系等视角来考虑有效教学的出路,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成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由此开发出来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中显示出它的魅力。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有效教学也进行了大量理论和实践研究,出版和发表了很多著作及论文。这些研究主要探讨了有效教学的概念、有效教学设计、有效教学的模式和实施策略等问题,有的结合一些学科实际开展了一定的实践探索等。如孔企平教授在《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一书中,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有效教学与学生参与的关系,从中指出了有效教学的特征、原则和研究的具体内容。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博士崔允漷所著的《有效教学策略的建构》,对有效教学基本理论和实施策略作了一定的阐述。刘良华在《有效教学论》一书中对有效教学进行了理性和实践两个层面的阐述。
总的来说,有效教学作为教学理论在概念的界定、教学过程探究等一般的理论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对新课程下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情况,尤其是针对学校生源变化、不同类型班级等情况的实践研究并不多,因此,在理清有效教学真正内涵的同时结合高中数学的特点和具体实践提出切实可行的有效教学方式转变的策略,对新课程下高中数学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四、核心概念界定
本课题拟通过对新课程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方式转变的研究,主要解决的是转变课堂中低效和无效的教学方式,因此在专业理论上首先弄清下述问题:
1.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所谓有效教学,就是有效实现学生进步和长远发展的教学。就其实践影响而言,它是基于提高教学效益,通过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有效---简明实在;教学情境有效---适宜适境;教学容量有效---适量适度;教学方式有效---扬长避短;教学过程有效---拓展充分;教学时间有效---恰到好处;教学全体有效---面向全体。数学有效教学的实质是促进和加速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的掌握,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促使学生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的形成,为学生终身的数学活动奠定基础。新课程下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数学有效教学关注完整的人的全面发展。(2)数学有效教学旨在促进数学有效学习。(3)数学有效教学呼唤效益意识。(4)数学有效教学需要反思与创新。
2.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是指教学方法的活动细节,如讲授法中的讲述、讲解、讲演,练习法中的示范、摹仿等。没有独立的教学任务,服务于某一方面所要完成的任务。同一教学方式可以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方式也可包含于同一教学方法之中。它能使教师的工作方法形成独特风格,赋予教学方法以个人特征,也影响学生掌握知识的个人特点。
3.教学方式转变
教学方式转变,从根本上说就是指从传统教学方式转向新型教学方式。这种新型教学方式并不是特指某一具体的方式或几种方式的总和,而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由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多维度、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传统教学方式过多地倚重了“讲解——接受性”教学方式,并置之于中心位置,而忽视、冷落了“探究性、交往合作性、实践性、自主性”等教学方式。现在提转向新型教学方式,并不是说“讲解——接受性”教学方式不好,从而贬低其价值或者完全摒弃它,而是要强调突出“探究性、交往性、实践性,自主性”教学方式的重要性,找回它们在新课程体系中应有的中心位置。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方式转变就是要构建一种适合高中数学课程的不同内容、特点,不同学生,多种教学方式能有机融合的新型教学方式。教学方式转变,包括教师教学方式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同时要以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五、理论依据
1.最优化教学理论
巴班斯基认为,最优化教学理论能使教师和学生在花费最少的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得最好的效果。最优化是在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基础上,教师对教育过程的一种目标明确的安排,是教师有意识的、有科学根据的一种选择,是最好的、最适合于具体条件的课堂教学和整个教学过程的安排方案。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教学原则、现代化教学形式和方法、己有条件以及班级和个别学生特点的基础上,使教育过程最有效地发挥效能。最优化教学理论主要表现在教和学两个方面的优化方面。
(1)在教的优化方面:综合拟定教养、教育和学生发展的任务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其具体化。优化课堂教学内容,突出其中主要的、实质性的内容,选择最优化的教学法、手段和最成功的课堂教学结构(提问、新课讲解、练习、巩固、布置作业、小结等顺序),完成一定的教学、教育任务。根据学生在素质、记忆类型、感知方式、思维主要特征和以往学习经验等方面各不相同,对学生因材施教。
(2)在学的最优化方面:在教师影响下,学生了解他们面临的基本任务,作为自己行动的准则: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主要问题上,寻找最好、最合理的学习方案。通过有效的自我检查,调整自己的学习活动。发挥实际学习中的长处克服短处。合理分配时间,在保证学习的高质量的同时,坚持提高自己的学习速度,对自己的学习效果和时间消耗进行自我分析。
2.有意义学习理论
奥苏伯尔认为,所有的课堂学习都可以按照两个维度(机械——意义的维度和接受——发现的维度)来划分。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理论涉及到学习、教学、课程三方面的重要问题。他提倡在课堂中使用讲授教学模式。认为讲授法是一种最经济、最便捷、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奥苏伯尔这一学习理论的建构,旨在直接解决学校知识学问题。
(1)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适合于解释学生的知识学习,而且是陈述性知识的学过程,不全适用于解释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因此在此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虽然适用于课堂知识教学,但在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等方面的教学上却显得不足。
(2)侧重教的效率,注重具体知识的迁移,但在主体如何有效从已有认知结构中提取与当前学习材料相关的信息,不断地调节、控制学习过程即学习方法和学习方式的迁移这方面的研究和论述不足。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建构主义的主要思想是:(1)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不是绝对准确无误概括的法则,对任何活动或问题不可能都适用,不可能一用就准,一用就灵的,而是要针对具体问题的情境对原有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体之外的知识观。(2)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学生不是简单被动接收信息,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对新信息的意义建构,对原有经验的改和重组的学习观。(3)能否打破传统教学方式,改变学生的被动性,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促进创造型人才的成长。建构主义的核心可以简单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结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数学教学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数学的学科特点,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学习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它们所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对数学有较为全面的认识,提高数学素养,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为未来发展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1)以学生发展为本,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制定学习计划。(2)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发展能力。包括:强调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与时俱进地审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3)注重联系,提高对数学整体的认识。(4)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5)关注数学的文化价值,促进学生科学观的形成。(6)改善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主动地学习。(7)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六、研究目标
1.总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观念,掌握新课程的教学策略,建立起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式,进而更好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教师学科专业素养、教育专业素养和科研能力的提升。
2.具体目标
(1)数学教学方式要从“重教”向“重学”转变,就是要在数学课堂上实现教师、教材、学生“三体互动,三者对话”。从“重教”向“重学”转变,不是简单地从“教师中心”走向“学生中心”,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而是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由重“主导”向重“主体”转变。
(2)数学教学方式要从“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重过程就是要求数学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过程,放在揭示数学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在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中实现“训练思维,发展能力,培养行为习惯”,而不是以考试分数和成绩印象评判学生,对待学生,甄别学生。
(3)数学教学方式要从“被动接受性”向“主动探究性”转变。把给学生问题,给学生思路,给学生结论的教学方式,转变为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自己得出结论的教学方式,达到让学生真正亲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4)数学教学方式由“单通道传递”向“多通道传递”转变。把过多关注数学演绎性、单向传输数学信息的教学方式,转变为注重数学实验、数学合作与交流,多渠道、多方位传递数学信息的教学方式。
(5)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由“数学问题的封闭性”向“数学问题的开放性”转变。传统教学方式也讲数学应用及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但是它过于强调预设和封闭,从引入问题,到构造新概念,再到得出某个结论,一切都是教师(或教材编者)预设的,且数学结论被设计成一个固定答案。而新型教学方式强调从多重角度挖掘问题情境,这些问题情境没有预定的结果,是开放性的,这样学生有更多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设计各种表达方式,全面使用数学知识和技能。
七、研究内容
1.影响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方式的因素分析。通过观察、调查分析等研究方法,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学习的表现、学习的兴趣和态度、学习的主要方式等,分析教师无效或低效教学方式的表现及原因。
2.新课程下教师有效教学方式转变的策略研究。针对师生低效教学方式的表现,采用行动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途径和方法。
八、研究方法
鉴于本研究课题实践性强,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比较研究法等多种方法。
1.行动研究法。将行动和研究结合起来,筛选和研究科学教育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共同参与,即由研究者和行动过程的实践者结成一体,共同研究,共同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在实践活动的进程中发现问题、设计方案、实施方案、评价或有新的发现、再计划、再实施、再评价或发现的方式不断进行。这不仅提高了本研究的应用价值,而且促进了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2.经验总结法。在科学教育中,进一步加强反思,用现代教育理论总结经验,形成规律,提高课题研究效度。
3.比较研究法。从多角度开展对国内外资料的比较研究,把握国内外学科教学的发展动态,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找到新的生长点,为深化课题研究提供思路和理论。
九、研究步骤
本课题拟从2011年9月开始起步研究至2015年5月完成研究任务,研究周期为三年,共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步研究、准备阶段(2011年9月——2012年3月)。
1.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其它的相关理论。
2.教学研讨。
(1)集体备课。充分发挥备课组、课题组的作用,集体备课,探索教材教法。
(2)教学研讨。上研讨课,示范课,观摩课。重点探究“目标教学策略”课堂改革。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12年3月——2015年3月)。
1.课题组提出详细实施计划。
2.按实验方案开展课题研究。
3.进行实验的再实践、验证,进一步完善实验方案,并进行修订。
4.开展专题研究。重点研究在新课程下教师有效教学方式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
5.进行教学活动评比。开展优质课评比,汇编教师的教学设计、案例集。
6.写出阶段总结,将开设的各类教学活动整理、汇编。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5年3月——2015年5月)。
1.总结教师有效的教学方式,收集研究的全部成果。
2.撰写研究报告,做好课题结题工作,申请鉴定。
十、预期成果形式
阶段时间划分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