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课题研究>研究成果> 详细内容

让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有效

来源:  发布时间:2011-02-23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省教育厅组织的“蓝天杯”三等奖
让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有效
江苏省张家港市暨阳高级中学215600  李锦泉

摘要:对课堂“提问”当前存在的认识上的误区进行思考,反思无效提问的情况,探究课堂有效提问的途径。从提问的内容、提问的方式、提问的时机几个角度,思考提问的有效性。

有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课堂参与者的互动,教师对学生的提问是互动行为实施的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艺术而高效地采取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全方位参与教学过程,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将大大增强。

一、对“提问”存在片面的认识。

以多少论成败。尤其是在平时的公开课中,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课堂氛围,往往注重对学生的提问,有的是个别学生发问,有的是集体发问。这样的课堂,似乎提问越多,课堂表面上就越热闹,让人感到这节课就越成功。另一种极端就是教师一讲到底,尤其是语文试卷讲评课,教师常常将无问可提,有些教师认为提问是浪费时间。这两种看法都是不全面的。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教师在课堂上努力寻找问题,往往一连串提出许多问题,学生要么是来不及思考,要么是很多问题老师问完后就算了,只有“问”出现,没有“问”后问题的解决,问题的设计可有可无,针对性不强,或者问题的设计没有难易度上考虑不周,不能对学生的学习有实际的帮助。这样的问题,问得越多,课堂上浪费的时间越多,课堂的效率越是低下。

二、几种无效提问的情况。

习惯性的无问而问。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也会形成自己口头语,这些在教师思维的过程中无意有意成为定式的“是不是”、“对不对”、“是吗?”、“对吗?”这些往往不需要学生回答的。或者这些答案都是肯定的,教师自问自答。

简单的低级的判断。教师的问题没有思维的深度,不能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尤其在一些公开课上,教师为了让听者能有个整体印象,一般课文开头会有导入的。借助问题来引出要说的对象。例如教授《雷雨》时。师:大家知道雷雨吗?请大家看一个电影片段。(播放《雷雨》最后的片段)师:一个雷雨之夜,三个年轻人踏上了不归路,两个女人变成了疯子,傻子,这都与另外一个人有关,他是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三个问题都是无效的,第一个,答案肯定否定都一样的,第二个问题,答案是另外一个人,简单判断,只能周朴园。第三问题太大,学生能谈的也是空洞的套话。

问题过于空泛,学生无从回答。教师的发问不能有效引导学生思考。例如,《赤壁赋》一文,教师疏通文本字词后,进入内容分析时,“了解文章的意思后,我们思考苏轼在文中除了记叙了一次游历的经过,还在文中表达怎样的人生哲理?”这个问题太大,过于突兀,缺少必要的引导,学生不能结合具体的文本来谈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缺少思考时间的发问。教师为了完成既定的环节,为了介入下面的内容,抛出问题,看似让学生思考回答,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有问无益。例如教师在讲《冷藏的凤凰》导入的时候,“我们先来看看文章的题目《冷藏的凤凰》,大家结合全文看看,为什么说是“冷藏的”凤凰呢?”这样的问题学生没有办法在那么短的时间里,结合全文来思考。

三、有效的课堂提问探寻

课堂的时间有限,在课堂上的提问,要有效就要把握发问的量,让每个问题都是必须,让每个问题都有具体的解决的任务。同时精心思考发问的方式,让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问题的发问的核心。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中得到思维的训练,能力的提高。

首先,明确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必须思考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的内容是什么。也就是提什么问题。这里可以从“精、当”两个字上挖掘。

精,提有思维深度的问题。问题的设计要从激发学生的思维的角度考虑,简单的知识的识记不是课堂提问的重心。教师选择那些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思考、探索,在思索获得知识、能力的问题。

在《祝福》内容分析的时候,教师紧扣“悲剧”发问,“请大家在课文中找出你认为‘悲’的地方,然后概括祥林嫂的悲剧“悲”在何处?”学生在找到的事例中寻找祥林嫂自身命运不幸之悲,从他人的态度中分析概括不幸的深层次根源,以及她所处的社会的不幸。

当,提能切中重难点的问题。课堂教学必须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完成具体明确的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涉及的内容应该是有助于完成教学目标,切实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素养。

在《我心归去》一文的教学时。师:作者的故乡又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对于这样一个毫无美感而言的故乡,作者又有怎样的感情?教师的问题环环相扣,直指文本的重点,同时探讨文章的难点,这是一篇有哲理性的文章,在文章结尾,作者对故乡这个概念作了哲理性的探讨。教师经过前面的提问引导,就能自然进入最后对“故乡与出生地不是一回事”一句的理解。

有效的课堂提问,必须立足于语文的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师让提问有效就要思考提问的内容。

其次,灵活运用不同的提问方式

同样的问题,以巧妙的方式提出,往往既能让学生很快把握,也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热情,教师让提问有效就要思考最佳的提问方式。

创设问题情境。

利用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能最大程度地进入教师设计的问题,教师借助问题情景的创设给学生提供最为便捷的途径进入教材文本。有预设情景的问题,学生能够较容易把握问题。

在《长亭送别》中。师:毛泽东的一句词“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什么染红了万山呢?是火热的革命精神和旺盛的生命意志。而在我们的这篇文章中,是“离人泪”染红了“霜林”,不同的人,不同的情感,作者眼中的景物会是怎样不同的色彩呢?

问题层层深入。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及时把握引导学生思考的时机,在原有的问题上提出更高层次思维的问题,让学生在思考如何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解读文本的深层次的内涵。

在《老王》中,师:看插图投影,听读课文《老王》片段。老王在你的心目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即老王是怎样的一个人?(学生回答,老实、善良、穷苦、不幸。)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发问。他的不幸等特点体现在什么地方?文中的不幸的老王关心的杨绛夫妇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引导学生概括:幸运。)从而得出得出文本的第一个层面,不幸者对幸运者的关心。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探究文本,从而最快捷地解读文本,品味作者的情感。

变换发问的形式。

问题要有一定的预设,但是针对学生课堂的反应,及时采取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的解读,品味作者的情感。学生的层次不同,对问题的解答的水平也会有差异的,教师在提问时可以适当采用反问句式、选择性句式,可以用探讨式、商量式、质疑式的语气。

最后,把握提问的时机。

选择恰当的时间,往往能提高提问的有效性。《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子也认为,教育的启发要找准时机,同样提问要选择恰当的时间。

捕捉学生愤、悱的状态,及时提问。关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学生情况,当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对文本有自己的认识与看法,在思考的过程产生困惑,及时的提问,恰当的引导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实效性。在教学过程中提问开小差的学生,或借提问来达到批评的目的,都不是有效的提问。

适时引出下个思考的问题。串联整个课堂,从这个课堂结构看,提问要能很好地辅助教学环节的过渡。例如,《荷塘月色》赏析完前面的月下“荷塘”,那荷塘上的“月色”又将怎样?思考它具有什么特点?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不同的提问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思考、探寻有效提问。这样既能时刻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创造积极的课堂气氛,又能充分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皮连生 《学与教的心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 19975月 第2

2.袁桂林 许丽英 《现代教育思想专题》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4月 第2

3.谢世腰 王力 《课堂管理与班级管理》陕西师范大学 20094月 第2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