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学共享同成长 共育共促提品格 ---“以家校合作共育提升学生品格”方案
---“以家校合作共育提升学生品格”方案
张家港市暨阳高级中学
一、项目意义
当前,我国品格教育的实践主要强调诚信、美德与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培养,并以学校教育为主,鲜有在家庭和社区层面进行的品格教育。儿童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曾指出:家庭教育经验对道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儿童的道德发展是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的结果。家庭品格教育和学校品格教育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因此,家校共育品格提升项目推动了品格教育多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发展。
家庭教育是对人的一生影响最深的一种教育,它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为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对其实施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
家庭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良好的家庭教育几乎是社区和学校教育两项因素的总和。所以家庭教育的特殊方式和重要作用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但目前中小学家庭教育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家长教育观念“落伍”;重智力开发,轻品德优化;重书本知识,轻实践锻炼;重物质投资,轻心理素质的培养;外出务工子女家庭教育的缺失等等。为更好地实现家校共育,我校提出“共学 共享 同成长;共育 共促 提品格”的行动方案,对需要帮助的家长给予家庭教育理念、家庭生态环境、家庭教育方法的讲授、指导与分享。家长们在活动过程中,分享自己的教育观点,修正不良教育方式,学习优秀家长教育理念,提升家庭教育水平。从而推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学校、孩子、家长的共成长,促进学生品格提升。
二、项目基础
1.政策基础
2021年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目的是发扬中华民族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增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法律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国家和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认真研读家庭教育促进法,切实履行职责,提升家庭教育水平,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自觉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在孕期和未成年人进入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幼儿园、中小学校等重要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与中小学校、幼儿园、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社区密切配合,积极参加其提供的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和实践活动,共同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2.学校基础
学校被评为江苏省心理学会心理教育实验基地、江苏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高中生心理发展指导课程基地、苏州市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苏州市高中生心理发展指导课程基地和苏州市“高中学生生涯教育”课题组成员学校。学校首批通过苏州市中小学合格心理咨询室验收。
我们学校拥有一批经验丰富的心理学的专职老师,多年来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家庭教育的课程,积累了高中生家庭教育丰富的这个经验。
2019年6月28日,暨阳高中幸福家长驿站正式开始启用。幸福家长驿站成为学校整合校内外资源,跟家长、社会围绕家庭教育,尤其是针对高中生家庭教育进行学习、交流、探讨的一个重要窗口。
3.项目基础
学校依托幸福家长驿站,由心理老师开设了“暨阳夜话”家长课堂项目,针对高中生家庭教育同家长进行学习、交流、探讨,在家长中开展主题研讨活动,旨在解决高中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有很多的困惑和焦虑,利用学校现有的师资资源和学校的课程基地以及校外资源发挥好家庭教育的功能服务好高中家长的需求。
同时我校幸福家长驿站还是张家港市家庭教育服务中心的一个辐射点。市家庭教育服务中心“心树林有约”团队在这里常态化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老师们直接提供服务清单,面向城区各学段的学生家长定期开展指导活动,同时向我校学生、家长开展团体辅导。
三、项目建设主要内容
1.更新家长教育理念,保证育人基础
提高广大家长的基本素质是根本,让家长不断接受新知识,接纳新的教育观念,彻底纠正“教育学生是学校的事情”这种片面的不正确的传统观念。让家长主动承担教育子女的责任。在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素养上,一方面,可以积极倡导读书活动,让那些素质相对较高的家长阅读相关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的知识,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摸索出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再进行推广运用。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培训,帮助家长解决与孩子的沟通问题,如学会运用换位思考法、幽默教育法、积极暗示法等沟通手段,加强家长与孩子的相互沟通和理解。
2.建立“精神共同体”,形成育人共识
有着共同育人目标的共同体可成为“精神共同体”,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都是促进学生发展。学校应该发挥在家校共育中的主导作用,树立平等的家校合作观,认真聆听家长的意见,尊重家长的想法,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到学校活动中来。学校要积极开拓新的交流渠道,让家长走进学校,开设家校互动板块,借助网络新媒体,搭建便捷、有效的学习平台,建立家校共育课程体系,实现家校双方认识上的统一。
3.建设家校共育组织,延展德育时空
我校以学生品格提升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组织建设等方面开展实践研究,成立了暨阳高中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包括家长互助中心、家长委员会、父母讲师团等。目前,我校已经建成三级家委会,即班级、年级、校级家委会,未来将培育更多的家庭教育指导师,让更多的家长了解家庭教育,走进孩子的内心。学校还根据需求招募家长成立家长志愿者团队,建立交通文明岗、活动志愿岗等多个岗位,让更多家长参与学校工作,参与志愿服务,为孩子树立榜样。
学校成立了暨阳高中家长互助指导中心,邀请在家庭教育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的家长担任家长互助指导师,现身说法,发挥家长的朋辈辅导作用。每周四晚上,学校心理老师在幸福家长驿站,开设“暨阳夜话”家长课程,进行家长专题讲座,家长沙龙等。家校共育班本课程,利用家长会或班会活动,邀请家长走进课堂,拉近班主任和家长之间的距离,有利于班主任开展工作。邀请张家港市家庭教育服务中心“心树林有约”团队,定期在幸福家长驿站开设家长感兴趣的课程。利用志愿者活动,组织教师、家长和学生一起参与活动。感恩家书,父母与孩子以书信的形式沟通彼此心声,促进和谐亲子关系的建立。
5.运用大众传媒手段,搭建共育平台
一是“张家港市暨阳高级中学微信公众号”。我校在该公众号上定期发布一些家庭教育的文章供家长阅读。
二是“张家港市暨阳高级中学”网站。每期“暨阳夜话”家长课程的报道都会在网站上呈现,包括家长们的反思和收获。
三是《暨阳苑》校本杂志。分享家校合作、共育理论的文章。
四是“躬行俱乐部”暖阳志愿者社团。我校和躬行俱乐部共建“躬行俱乐部”暖阳志愿者社团,由社会、学校、家长以及学生共同参与,通过志愿者活动,提升学生品格。
四、项目建设措施
1.调查学生品格现状,开展实证研究
我校联合张家港市教育服务中心对全体暨阳高中学生进行测评,并邀请专家进行解读,分析学生品格现状与目标之间的差距,以及学生品格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之间的发展性关系,为家校共育项目建设以及相关教育研究的开展提供实证研究基础,为提升学生品格提供服务、借鉴和帮助。
(1)“心树林有约”市级家长教育课程
依托我校幸福家长驿站,作为张家港市家庭教育服务中心的一个辐射点。市家庭教育服务中心“心树林有约”团队在我校常态化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老师们直接提供服务清单,面向城区各学段的学生家长定期开展指导活动,同时向我校学生、家长开展团体辅导。如:家庭服务中心主任徐彩萍老师开设《心灵的阳光,助力高三的奔跑》现场讲座和咨询;暨阳高中心理课程基地主任戴小燕老师开设《走进孩子心灵——沟通五层次》现场讲座和咨询。
(2)“暨阳夜话”家长校本课程
为更好地促进家庭品格教育与学校品格教育的统一,促进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让孩子们更加快乐和健康地成长。暨阳高中在幸福家长驿站二楼,面向我校家长开设“暨阳夜话”家长校本课程。
暨阳夜话的主题涵盖有:亲子沟通技巧、家长的情绪影响孩子的一生、十几岁孩子的正面管教、“网瘾”那些事、青春期异性交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大学与专业选择等。暨阳高中心理组的教师们每周四都会有一次和家长朋友们进行温馨的家庭教育技巧的讲座探讨会。通过这些活动不断更新家长的家庭教育理念,提升家庭教育的效果和水平。
家校共育班本课程,是邀请优秀家长和班主任一起,利用家长会、家长沙龙、专题讲座、班会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对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课程。家校共育班本课程将班主任工作实现从经验思维到理性思维再到科学思维的转变,拉近班主任和家长的距离,有利于班主任开展工作。如2020年10月,高二(1)班邀请荣获苏州市“阳光少年”称号的吴风朴同学的爸爸吴从群先生来班,为其他家长介绍自己培养孩子的方法,在场家长表示受益匪浅。
3.开展多元主体活动,完善共育方式
学校邀请家长担任讲师共同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家长或来到学校担任老师,或邀请学生一起参观工作单位,或带领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形成以学校为主体、教师为关键、发展为根本、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现代教育体系。
学校成立了暨阳高中家长互助指导中心,邀请在家庭教育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的家长担任家长互助指导师,现身说法,发挥家长的朋辈辅导作用,让更多家长能够学习身边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每周六下午开展活动,对有需要的家长进行一对一或多对一辅导。活动结束后,家长互助指导师及时记录咨询的内容,定期反馈。
(3)教师名师工作室活动
学校依托本校“苏州市戴小燕心理名师工作室”和“张家港市徐静德育名师工作室”,采用班主任推荐和家长自荐的方式,邀请优秀家长、心理专家、家庭教育指导师从家长最感兴趣的多个话题,帮助家长解决实际困难。如:今天,我们怎么做家长;如何激发孩子学习的内驱力等等。
五、项目保障
1.德育理念。近几年来,我们在尊重生命多样成长的教育旗帜下,以深化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科学内涵的认识,扎实开展各项工作,不断亮化“家校共育”这一品牌,努力形成办学特色。“共学 共享 同成长;共育 共促 提品格”是我们的行动目标,我们对需要帮助的家长给予家庭教育理念、家庭生态环境、家庭教育方法的讲授、指导与分享。家长们在活动过程中,分享自己的教育观点,修正不良教育方式,学习优秀家长教育理念,提升家庭教育水平。从而推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学校、孩子、家长的共成长,促进学生品格提升。
2.时代呼应。我校对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么培养人的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提炼,深入研究家庭品格教育与学校品格教育之间的关系,涉及到学生对意识形态、心理智趣、实践能力、学习能力、人生方向等方面的品格培养,是符合时代召唤的。
3.资金支持。学校心理基地、幸福家长驿站的建设有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保障了各项活动的有序开展。
4.资源保障。可整合家长资源和社区资源,加强与其他学校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国内外兄弟学校的合作,加强与高等院校的沟通,借助外部专家资源,为项目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5.组织保障。成立规划实施领导小组,按照规划的部署和要求,对目标任务进行分解,明确责任分工。成立工作班子,负责规划的组织、协调与实施,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密切协作,共同抓好贯彻落实工作。
六、时序进度
1.探索与启动(2021年7月-2021年12月)组织学习政策理论,提出项目建设思路,征求专家意见,对建设的可行性进行初步论证;成立项目建设组织机构;与相关单位机构联系沟通,寻求共建支持;明确项目建设的内容,形成规划;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项目建设理论培训。
2.申报与实施(2021年12月—2022年7月)(1)论证项目价值,完成申报;成立项目组,落实项目组成员;(2)收集信息资料,确立项目建设重点,理清项目建设思路,拟定项目建设初步方案,推进项目建设;(3)制定详细的理论学习计划;(4)宣传发动家长的报名参与,聘请相关专家组建导师团(5)开设相关课程,全面落实实施方案。
3.调整与推进(2022年9月-2023年7月)总结一年的工作经验,查找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调整思路,使项目建设更具实效性。(1)查阅资料,注重理论学习,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2)反思和完善项目建设方案,做好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项记录和原始资料的积累;(3)用学习的理论指导实践,完善实施办法;(4)收集多方信息,提炼结论,撰写心得。
4.总结与推广(2023年9月-2024年8月)全面总结项目建设,形成特色,撰写终结性报告,编制成册,将相关做法进行理论升华;反思过程,总结经验,制订新的建设规划,进一步深入推进项目建设;发挥学校辐射作用,在市、区及其他学校尝试推广。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