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学校课程>主体德育>介绍> 详细内容

暨阳高级中学“暨阳班主任工作室”实施方案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5-20 17:36:00 浏览次数: 【字体: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发挥优秀班主任的辐射指导作用,为青年班主任教师的工作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学校以研修的平台、成长的阶梯为宗旨,以探究、合作、创新、发展为理念,通过学习、讨论、研究当前班主任有效德育途径,优化德育管理过程,切实推进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努力打造一支德艺双馨的智慧型班主任队伍。

二、工作目标

1.建立班主任工作室旨在扩大优秀班主任效应,引领一批班主任在规范管理班级的基础上,向个性化、艺术化、专业化方向发展,重点做好带队伍、抓项目、做展示、出成果等工作,使工作室真正成为促进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发展的平台。

2.根据成员各自特点,工作室提出发展性的定位建议,建立导、帮、带的开放型模式,进一步提升优秀班主任的专业技能和素养。

3.通过以点带面的途径,搭建起班主任交流、学习、研讨、提升的平台,逐步增强本工作室在学校内外的影响力及辐射功能。

4.建立并逐步完善工作室管理培育机制,搭建网络交流信息平台,将本工作室工作开发成一个可持续、可延伸的支持系统,更好、更多地服务于广大班主任队伍。

三、工作途径

本工作室将以德育案例课题研究为主线,以优秀班主任为主体,以学习、交流、研究为主要形式,提高班主任的道德、知识、能力、心理等综合素养,加速优秀班主任的成长。工作室拟采取四六模式:导师培养、专家引领、自主研修、榜样示范”“四种工作途径;学习培训、班会观摩、教育叙事、课题研究、无主论坛、交流展示”“六种研修方式。

1四种工作途径

1)导师培养

工作室主持人应结合工作室成员的自我发展计划,为成员制定、诊断、引领、评价专业发展规划,促使每位成员尽快提高教育教学、班级管理、心理健康和教育科研能力,推动成员的专业成长。

 2)专家引领

通过专家报告等形式,实施名家对话和高端引领,开展理论学习,以开阔学术视野,实现工作经验到教育思想的理性升华,要求做好读书笔记,并定期在工作室网络平台发表读后感言,交流心得体会,实现成员的共同成长。

3)自主研修

工作室订阅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书刊,注重自身教育理论水平的提高,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向成员推荐相关书籍,要求成员自学读书,吸取各派理论精华,厚积薄发,通过撰写成长报告、工作反思、工作案例等方式,梳理工作经验,以聚焦工作特色;或运用信息技术将一些优秀教师的公开课、研究课,进行存储借鉴学习,进行交流和研讨,提高成员的教研水平。

4)榜样示范

认真学习优秀教师爱岗敬业的先进事迹,多反思,多思考,多实践,努力将成员塑造成为业务精湛、家长信任、学生爱戴的优秀教师。

2六种研修方式

1)培训学习

每个月培养对象集中培训12次,采取专家授课、班主任论坛形式,研究分析班主任工作实践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探讨加强和改进班主任工作的对策和措施,并在实践中予以验证;交流班主任工作的创新经验。不追求传统意义上大而全的庞杂内容和体系化的形式,以专题形式作为教材,抽取在德育理论与实践中人们较为关注的几个问题,构成专题学习的基本内容。力图体现德育理论来自德育实践相结合的特点

2)班会研讨

以教育案例型主题班会为突破口,以观摩、交流、研讨为主要方式,将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起来,提高班主任教育工作水平,把握好班会课的教育功能,熟练驾驭班会课形式,内化成自己的教育理念。

3)教育叙事

通过对有意义的教育实践经验的描述、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日常事件、生活和行为背后的意义、思想或理念,改进教育教学实践,丰富教育科学理论,促使教育策略与实践更加完善和灵活。

4)课题研究

通过工作室确定的课题研究参与或自我申报立项,逐渐形成独立开展课题研究的科研能力。

5)交流展示

通过讲述自己的成长轨迹和工作经验,通过点评他人经验并提出发展建议,开展汇报交流活动,可以展示成员的特色和思想,提升成员的水平,也可以提升同伴的认识水平、鉴别能力和指导能力,以实现共同进步。

6)考察交流

工作室将每学期组织成员外出工作考察12次,观摩学习和借鉴其他优秀班主任工作的新鲜经验。培养对象考察交流的经费由学校提供支持。

四、基本制度

为了确保工作室各项工作有效开展,工作室成员需遵守下列制度。

1.工作室例会制度

工作室每学期召开一次计划会,讨论本学期计划,确定成员阶段工作目标、工作室教育科研课题及专题讲座内容;每学期至少安排一次阶段性工作情况汇报会议,督促检查各项工作的实施情况,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难点;每学期召开一次总结会,总结经验成果,梳理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的办法。

2.工作室学习制度:

1)按时学习。工作室成员平时学习以自学为主,同时要根据研究方向,确定主题,每学期至少集中学习一次,并利用工作平台交流学习心得。

2)按需学习。工作室成员在每学期自我发展计划中明确学习内容、学习目标,按需有选择性的进行学习。

3.研讨制度:

1)工作室成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德育研讨活动。

2)工作室建立每学期一主题研讨制度。由工作室根据研究方向确定主题,每月集体研究一次。

4.工作室工作制度:

1)制定措施。工作室主持人负责制订工作室工作计划,组织、安排各次培训活动。工作室成员必须参加工作室布置的带、教、培训工作,完成相关工作任务,并有研究成果。工作室建立定期主题研讨制度,由负责人根据研究方向确定主题,定期集体研究,将研究成果发在工作室网站上。

2)工作室网站、成员博客、QQ空间或微信平台等电子档案资料要及时更新,开通评论、留言服务,公布成员电子邮箱等方式,确保交流效果。工作室要及时通过网站发布工作动态、成员论文、专题研究课例设计、典型案例及评析、教育故事、活动图片等。

3)工作室成员需要以德育课题带动研究,不断反思自己的工作,勤写心得体会与德育论文,积极投稿。每学期上交2篇以上文章。

5.工作室考核制度

工作室成员的考核由工作室主持人和工作室成员共同参与。

1)考核形式。每学期结束后对工作室成员进行考评。考核的方式主要有:查看原始资料、听取成员的汇报、听取学生的评价、听取学校的评价、深入班级听班会课等现场观摩。

2)考核内容。主要从活动参与情况、工作室任务及相关科研课题完成情况、论文发表获奖、个人荣誉五个方面进行考核评价。

3)考核结果。每学期考核的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级。考核达到优秀者将给予表彰和奖励;考核不合格者则进行流动,同时按有关程序吸收符合条件、有发展潜力的新成员进入工作室。

6.档案管理制度

1)建立工作室档案制度,并选择一位成员兼管档案。

2)工作室成员的个人发展规划、总结、听课、评课记录、公开课、展示课、教案等材料及时收集、归档、存档,为个人的成长和工作室的发展提供依据。

3)建立电子档案,纳入网络交流、管理平台。

 五、活动要求

1)每月至少集中活动一次;

2)每次活动注意过程材料的记录与整理;

3)工作室团队严格按照方案逐步实施,监督反馈,及时调整,确保实效。

4)主持人要制定落实工作室规划,为工作室正常运行提供保障,审查每位成员的规划,检查每位成员的计划实施情况。

5)学校各部门要提供相关条件,确保工作室的正常活动。德育处每学年请专家班主任来校与优秀工作室进行业务交流与指导。

 六、预期成果

1)建立并完善工作室网站,及时公布研究的最新动态,呈现研究专题成果。

2)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每位成员有自己明确的研究方向。通过研究,学习和借鉴生命理论、脑科学理论以及其他班级管理先进理论,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益。

3)在研究的基础上撰写论文,向市刊物投稿,参加论文评选并获奖。工作室不断总结工作经验,逐渐形成本工作室特色。

4)承接学校新教师班主任培训工作,举办论坛,开展沙龙研讨,动态展示研究成果。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