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师风采>教师讲堂>暨阳师说> 详细内容

激发学生兴趣 收获课堂喜悦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5-20 15:09:00 浏览次数: 【字体:

朱亚娟

2015-3-10

冬去春又来,工作至今,已经是我的第六届高三,回想以往的时光,有挫折,但从不曾停止努力;有失败,但从不曾放弃,一路走来,收获了很多的欣喜。

物理课在学生的心里一般都是枯燥、死板、难懂,高一的新生还没开始学就已经先害怕,对此我的想法就是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的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都不是”,让课堂有趣、有吸引力,才能使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着手:

1、从现象出发把五彩缤纷的物理世界展现给学生。新课时,我搜集和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小实验,引导学生以探究的心态进入学习。

2、理论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让学生觉得学了物理不仅可以开阔眼界,还有切实的作用。从日升月落到生命耗散,从天体运行到星际航行,从运动规律到微小形变……等等,不仅让学习走进生活,还使学生在生活中注重观察与积累。

3、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中,做一些有趣的实验,分组辩论等,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角而不是一个旁观者。4.联系历史,联系人文,介绍重要的规律、理论发现和建立的过程,比如,法拉第十年如一日的做实验,伽利略的猜测,爱因斯坦的预言,当时都曾被人嘲笑,当代科技却逐渐验证其正确性……,学生受到前辈科学方法的熏陶,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另一位物理学家海森堡曾说:“科学扎根于讨论”。杨振宁也说过:“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年,不是在美国做研究,而是当时和黄昆同处一室的日子。正是那些争论,使我找到科研的感觉”。而目标教学,正是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通过提问、讨论、交流、归纳,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1.课前有备而来。创设与所学内容相关的情景,设计问题,这些问题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展开,充分考虑学情,力求学习的目标明确。2,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时间,再经过讨论与交流,解释疑惑,各抒己见,不拘一格表达自己的观点。3.鼓励质疑,鼓励不同想法。让学生善于提问,才能发掘潜力。

将更多的时间给予学生,又要完成教学进度,似乎是一个矛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的办法是:时间在课外。这个时间是指每节课备课的时间,往往几倍于上课时间。比如对于学生普遍认为很难的《摩擦力》这一节的教学,首先通过汽车刹车、磁悬浮列车、传送带等视频,让学生认识摩擦力及其利弊,然后通过一系列问题串让学生在切实体会中获取知识:用一个很小的力拉课本,能感觉到有阻碍吗?如果有,是谁给的?------用很大的力拉课本时,会看到什么现象?------松手后,又会看到什么现象?------在课本运动的过程中,有阻碍吗?围绕这些问题、每个学生亲身体验,再通过交流,得出答案。之后让学生细心体会走路时脚与地面的摩擦,感受最常见的事例中蕴含的原理,学生不仅很好的了解不同摩擦,也突破了仅仅靠讲授带来的概念理解的模糊与混淆。课上的例题只有一两个,却是在几十个甚至更多题目中精选出来,针对题目讲方法,做归纳。每一个题目之后,引导学生做到以下几点:1.纠错:反思自己解题时的错误在哪里;2:解题:将题目中的情景重现,理顺思路,写出解题过程;3:归类:回想以往做过的题目,找出同类,总结方法。多一个方法,就多了一条解决问题的捷径。在这个过程中我自己大量做题,一点连带的收获就是在连续几届的解题竞赛、命题大赛、评优课中获奖。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我力求少一些限制,多一些自主;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肯定。当课前的准备越充分,课上的效率就越高,学生发挥的余地越大,上课也越轻松。考试,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充满了检验成果的期待。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一书有这样一个观点: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将越来越成为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这或许就是我们在未来要走的路,也是我在目标教学中一直努力的方向。

 

(优秀教师演讲)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